第六十四章 如何为官127(1 / 2)

   两边的编撰官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

   林安听了,心底便已经明白,他们争论的实际焦点是什么。

   不管郑通是抗旨不尊,还是肆意屠杀地主士绅,违背的都是前莽的律法而已,而他救灾虽然有功,但是前莽皇帝派他去两江,不是让他去救灾的,而是让他去收税的,所以算是他越俎代庖,干了不该自己干的事情。

   认为郑通有错的,便是在此。

   而认为郑通没有错,应该是大功之人,应该是爱民爱国的功臣典范,则是以百姓民生为基准,百姓死活为判断条件。

   一边是国法,一边是百姓,如何定论?

   林安目光扫过两方人,开口道:“诸位,本王有一言,不知道对不对,且说出来大家一起思考思考。”

   “请殿下指点。”众人立即同时行礼道。

   林安点了点头,接着继续道:“前莽朝廷因何倾覆?”

   “自是因为残暴无道,横征暴敛,置天下百姓于不顾,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朝廷自然是要倾覆的。”一个编撰官道。

   “很好,那么两江百姓受灾,朝廷不仅不救灾,反而还要横征税收,这是不是要两江的百姓去死?”林安点了点头,又问到。

   一下子,在场的编撰官都沉默了。

   林安稍等片刻,然后又继续道:“诸位都知道忠君爱国,恪守职责律法,以皇命圣旨为天意,皇帝下什么旨意,便办什么事情,不对不对?”

   “自是如此,圣旨即为天意,作臣子的自是要竭心完成。”又一个编撰官答到。

   “那么,忠君爱国,究竟是维护皇帝的天下重要,还是完成皇帝的命令重要?”

   林安面色一沉:“假如天下都没有了,那皇帝又算什么?皇帝都不算什么了,他的命令还有谁听?”

   “假如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子民生死都不顾,那这样的皇帝,还能坐稳皇位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