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拜师(1 / 2)

两日后的辰时,吃过早饭的杨濛背负“湛然剑”,骑着那匹心爱的“雪里遁”,带着两名豪仆出了门,沿着府前的青石大道朝城东门而去。

一路上,他明显察觉到有不少路人刻意驻足,神色复杂的打量他;不用说,自是徐知训已将自己城门受辱之事大肆宣扬了出去。

“损人不利己,果然是徐草包一贯的行事风格!”杨濛暗骂,若无其事的穿过几条街巷,来到一座门口蹲着两只石虎,门庭阔豪的府邸前,高高门楣上挂着“朱府”二字的巨大牌匾。

两门子见了,抿嘴窃笑后,一名门子迎上来,貌恭语奚的问道:“原来是杨公子,稀客,稀客!今日怎么有空跑到朱府门前来了!”

杨濛道:“烦请小哥进去通报我姨夫,就说小侄杨濛今日特意来给姨夫献宝来着!”

门子纳闷半晌,笑道:“奇怪了,我家主人何时成了公子姨夫了,你这样乱认亲,怕是不好……”忽听咣当一声,一锭足足二十两的白花花银元宝便落在了他脚边,亮得这厮两眼直发花。

“好说,好说!”门子大喜,慌忙捡起银元宝,一溜烟的跑了进去。

不一会儿,杨濛便被恭恭敬敬请进了朱府;两名豪仆牵着马从别院侧门而入。

一通穿堂过院之后,杨濛忽然听见前面花园中传来呼呼呼的声响,穿过一道月门,便看见一位身着紧衣的魁梧大汉,正在一处空地上舞弄着一把大槊,但见风声呼呼,槊影闪烁,三四十斤的大槊在其手中舞起来跟玩似的。

除了自己的干姨夫,东面诸道行营副都统,同平章事,遥领平卢节度使的朱瑾大将军,还有何人能如此神勇呢。

杨濛悄悄站到月门内侧,静静观看。

朱瑾乃久经沙场之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就瞥见了他,但并未停下;他已是四十五六岁的人了,但体力依然充沛,足足舞了半柱香功夫,动作才渐渐迟缓下来。

又舞了四五十招,只见他一个收势过后,将大槊插在草地上,喘了几口气,迈步朝一座木亭走去,亭中一名侍从连忙端起一碗茶水迎上来。

“好!姨夫不愧是我大吴第一战神,可让小侄大开了一回眼界;刚才这套槊法若使在战场上,纵使汴军有千军万马,也是望风披靡,兵败如山倒!”杨濛抚掌阿谀道,迈步走了过去。

朱瑾雄伟的身躯明显凝滞片刻,将茶水一饮而尽,顺手将茶碗抛在地上,“砰”的一声摔得粉碎。

只见他走到木亭中一只石桌边,金刀大马的坐下,盯着杨濛道:“自从我朱愍哥成名以来,夸我槊法了得者,不计其数,不缺公子一人;说吧,今日来我府中,所为何事!”

“特来给姨夫献宝!”杨濛迈步入亭,将手中“湛然剑”恭恭敬敬递上。

朱瑾接过,嚯的抽出半截,端详半晌,赞道:“不错,果然是把好剑!”送剑入鞘,将宝剑搁在石桌上。

“快,快快牵过来!”杨濛回过头,招手催促道。

两名豪仆一前一后牵赶着“雪里遁”过来了;朱瑾起身,站在亭沿边仔细端详一会儿,又赞道:“不错,果然是匹千里挑一的良马!”

“姨夫目光如炬,真乃识货之人!”杨濛又趁机奉承道。

朱瑾淡淡一笑,抚髯道:“无功不受禄,敢问公子所求何事!”

见自己一口一个姨夫的,对方并未出言纠正,杨濛心中暗喜,继续恭维道:“无它!宝剑赠英雄,好马赠壮士而已!”

怎知,朱瑾却脸色蓦的一沉,冷冷道:“你这个理由,我不能接受!”

杨濛瞟了瞟四周,待朱瑾挥手退走园中所有侍从后,方上前一步,低声道:“濛儿自幼喜欢刀马弓剑,但一直苦于没有名师指点;今日前来,是想拜姨夫为师,学习槊术!”

见对方瞥着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尚显瘦弱的四肢,眉头微微皱起,便又道:“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棒也能磨成针!只要我肯吃苦,可先从小槊练起,待气力长成后,再练习大槊;请姨夫相信,我定刻苦练习,继承你的衣钵,将此槊法发扬光大!”

朱瑾却一翻眼,语气不善的道:“天下想学朱某这套槊法的人不计其数,本都统可不愁继承人的;况且我见你资质并非上佳,拿起你的剑,牵着你的马,走罢!”说完,毫不客气的挥了挥手。

杨濛怒道:“你肯收徐知训为弟子,却要拒绝我,莫非是嫌我杨家暗弱,那徐氏如日中天么!”

朱瑾脸色一变,怫然道:“天下无人可令朱某折腰,徐知训跟某学得乃是兵法,不是槊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