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汉文帝:从藩王到削藩,屁股决定脑袋(2 / 2)

而在华夏古老的政治当中,一直都是稳字当头,以稳为先,只有大局可控,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变革,而一旦操之过急,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往往结果会变得更糟糕

正如钟天所说,如果从一劳永逸的角度来讲,削藩策明显是最直接的!但是削藩策会引发动荡,也是事实。

那么“以亲制疏”极有可能,也是出于当时局势的需要,而采取的策略!

“受教了!诸位!这一点倒是我不曾想过的,只是看到了政策的前后矛盾,而忽略了其他,有可能你们所说的才是对的!”

大燕皇帝周峰:“不管对与不对,有所思考即可,依你所讲,也就是说这汉朝的削藩,其实从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想来也是有趣,从藩王变成皇帝之后,削藩便已经开始!哈哈!”

“毕竟老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平平无奇李鸿运。

“哦?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比喻倒是……挺有意思!哈哈!”

当周峰看到李鸿运“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后,当场又是给李鸿运来了一个打赏!

这也让李鸿运知道了周峰的性格,只要自己的话语能够让其觉得有益、有趣,那就不吝赏赐——红包大大滴!

收了红包之后的李鸿运,打起字来更有劲了!

“确实如燕帝所讲那般,汉文帝在继承皇位之后,就从地方阵营,转变到了中央朝廷这边,从藩王到皇帝,地方藩王的弯弯绕绕,文帝也都一清二楚,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削藩,但是总的来说,对于削藩的态度,那也是十分明确的!

到了景帝时期,西汉王朝第二位极力主张削藩的大臣登场!这便是晁错,晁错是景帝时期的宠臣,早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身为太子家令的晁错就深受景帝的宠信,并且多次向文帝和时任太子的景帝提出削藩建议,但文帝那个时候并未采纳晁错的建议。

而景帝即位之后,深知诸侯王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影响,于是很快提拔主张削藩的晁错做了内史、御史大夫。景帝对晁错极其宠信,晁错权势日重,

相比文帝而言,景帝的削藩来得更快也更加直接,景帝二年,便开始根据晁错提出《削藩策》进行削藩,并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也就是说,在景帝看来,削藩越早,祸害越小;削藩越晚,祸害越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