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行中书省:爷是京官,不是地方官2480(2 / 2)

“要不然行省制也不会一直实行到现在!”

李鸿运也是有些慨然,像现在华夏大一统,啊呸不对,还差一块拼图。

以前都不知道省是怎么来的,初中历史倒是讲了几句,但是问现在的大学生,恐怕能回答上来的也不会有太多。

不仅仅是省,其他有很多东西的命名,都是华夏一脉相称的,而不是被西化,就像将、校、尉这样的军衔名称,也都是传自于华夏古代。

“还有一种说法是权力控制,即中央权力控制地方权力。

行省长官是由朝廷任命的,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的权力,但行使这些权力是受到中央的节制,没有中央的诏令,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的征收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

“按照这种说法,岂不是地方有权……又无权?”

大夏齐王林远懵逼说道。

“宋朝的地方无权,而元朝的时候,地方有一点点权力,但又受到中央的全面控制,所以也可以说地方无权!”

李鸿运倒是认可林远的这个说法,继续说道:

“在行政人事权上,中央是控制行省长官和下属官员的任命权的,地方官吏的选用是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

军事方面的话,行省有一些权力,但是又不能独立的使用军权,调兵权是在枢密院,而不是行省。

财政上,行省和宋朝的转运使差不多,都是充当朝廷集中财富的工具。

只不过相比而言行省可以留用最高三成财赋,但是中央若是强令要求,行省还是要额外提供钱粮,以弥补亏空。

司法上面,行省的大案要案,都要由中央来审查,再加上前所未有的监督权。

所以才说,行省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行中书省的出现,是加强中央,而不是地方!少数民族统治华夏,他也不敢将政权分散。”

李鸿运将元朝行省制下的职权又通了一遍,而后感慨道:“这种行省制一直到了明朝才有所改变!”

“那就继续说吧!朕倒是很想看看这个行省制能够玩出什么样的花样来!”

现在的群聊中,对于行省制最后的命运,还是很感兴趣的。

李鸿运见此也不矫情,继续说道:

“元朝的时候,整个疆域分成了中书省加上十个行省,也就是十一个省,而到了明朝,虽然在疆域上,比不上元朝,但是对省的划分也更为细致总共有两京加十三省。

当然,明朝的时候是没有行省这个名字的,毕竟明太祖把中书省都废了,哪还会有什么行中书省!”

李鸿运的这么一番吐槽,倒是让群聊中的皇帝们都是一乐。

“明朝将全国统分为两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李鸿运:后面的这些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十三个布政使司,也俗称十三省,这是大明朝也是华夏民族当时的基本盘。

到了明朝的时候,因为是汉人重新夺回了江山,所以行省这一级别的权力,也就不需要再这么大了,毕竟镇压地方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弱,因此这个布政使司,也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地方机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