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行中书省:爷是京官,不是地方官2480(1 / 2)

“不对啊!这么说的话,行中书省作为一个地方机构,岂不是反过来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李康分析完之后,大夏齐王林远有些迷糊了,这样的现象有些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

而李鸿运也没有让他等多久,说道:

“那咱们就来捋一捋,首先从名字上来说,什么是行省?”

大夏齐王林远:“行中书省啊?不是你之前说的么?”

平平无奇李鸿运:“你们也看到了,元朝的疆域很大,是华夏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然后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

所以从一开始,建立行省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地方掌权生事,然后中书省便往各个地区分派中央官员,组成了行中书省!”

“所以说本质上,行中书省还是朝廷中央的机构,而不是地方机构?”

大夏齐王林远对于这样的一个推论,有些难以理解。

“是啊!行中书省嘛!从概念内涵上来讲,就是行走的、临时的、分支的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机构,是中书省分驻在地方来管事的!所以虽然行中书省权利很大,但是这些权利还是中央的!

因此,行中书省正确来说,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中央的流动政府。

换句话说可能好理解一些,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可以简单理解为少数民族对主体民族的一次征服。

这样来说的话,元朝是有中央而无地方的,因为无论是中书省还是行中书省,都是中央的机构。

是中央入侵了地方,然后中央派一个大员来镇压地方,这就是行省。

这样的设置,与其说是为了行政方便,还不如说是为了军事控制,行省的设置让全国各省都“支离破碎”,不能统一反抗,而任何一区域也很难单独反抗,这是行省制的内在精神。”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李鸿运难免的有些不舒服,毕竟若是在李唐王朝实行这样的制度,那可以说是对地方的制衡,但是在元朝,与其说是制衡,还不如说是镇压。

而自己又是被镇压的对象,哎!这“该死”的MZZY倾向啊!

李鸿运的这些感受,并没有得到共情,大燕皇帝周峰和大靖王朝的钟天,在意识到行省制中带有镇压的特点后,皆是两眼放光,心道:

“这以后对于新征服的国土,完全可以借鉴一下这個制度!”

不止是这二人,其他皇帝们在意识到镇压的作用后,都在同一时间将行省制,放在了更高的位置。

不过这些皇帝们的想法,李鸿运并不知道,而是继续说道:

“刚刚是在概念上分析的,从权利来源的角度来讲,行省的长官都是中央官,派到各地行使中书省的权力。

行省负责民政的官员归属中书省管辖,负责军务的官员则是归属枢密院管辖,各省的政务需要通过中书省进行协调统一。

即便是在行省地方化之后,它也依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中书省分支机构的性质,这样一来,行省既可以说是地方行政机构,也乐意说是中央派出机构。”

非要对比的话,可以拿行中书省当成汉朝的刺史比较着理解,都是京官,而不是地方官!”

“奇也怪哉!既是中央机构,也是地方机构,看来之前对于行省制度的理解,还是过于片面了!”

卫国国君李康感叹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