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峙戏水(2 / 2)

秦王宫,胡亥看着手中的竹简,这上面记载了李斯通敌叛国的证据。上面记载李由时任三川郡守,并于吴广来往密切,所以陈胜、吴广起义造反向西进军的时候,李由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兵镇压也没有像咸阳传信。之后吴广领兵向西进兵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李由放其任意往来,不加以阻止。第三则是李由为了保住力量,居然被吴广等等几万人就给围在了荥城,贪生怕死。

胡亥放下竹简,之后看着赵高说道“这就是你的借口。”

赵高“陛下,老奴并没有借口。”

“这一切都不是老奴能够掌控的。李斯在朝中经营多见,门下食客众多,其子女也都是宗亲,很多事情就会不自觉的忽略过去。”

“如这次,如果三川郡李由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咸阳,那么陛下就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兵马前往函谷关,甚至再早一点,在反军没有到达函谷关之前就出关镇压叛军,那么何至于会到如今这般境地。”

“李由仗着李斯的身份,独立专权不说,甚至可能打着与那些六国余孽一般的主意,那就是自立为王。”

胡亥一听,不管赵高说的是不是真的,这一句自立为王就足够李由死上一回了。并且李由、李斯父子的所作所为确实没有过往的老练,好像两人突然之间就变了一个人一般,完全失去了过往的模糊。

胡亥“你去办吧!”

赵高“老奴明白。”

躬身的赵高眼底闪过一丝阴霾,他心中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忍耐,只有忍耐下去,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骊山,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章邯就将六十万人给整理编军完毕,接着在秦帝国制式军备的武装下,这六十万人迅速的形成了一股战斗力。

从这一次的编军训练来看,章邯确实如他自己自认的一般,在军事上那个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好手。

形成战斗力的军队自然不可能继续停留在骊山大营,在请示过胡亥之后,章邯拿到了发兵出征的兵符。

经过一天的点将阅兵,在胡亥满脸满意的命令下,大军开拔,兵锋直指戏水。

冬季大雪纷飞,戏水早已经结冰。周文让人在冰上来回走动以试探冰的厚度,在接连三天的试探下,周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冰层的厚度已经足够支撑大军渡河,于是周文下达了命令,休整两天,两天后,全军渡河兵发咸阳。

双方行军一前一后,距离一远一近,一东一西。这样的巧合主动双方不会在咸阳城下汇合。

周文军渡过戏水,还不等他下达继续前行的命令,就有探子来报,前方发现了秦军,并且人数不少。

周文一听,立马排出斥候前去打探,当斥候带着秦军赶来的消息,并说出了个大概的人数之后,周文荒了。

秦军的人数与装备精良让他一阵又一阵的苦笑,心中计划打的很好,可显然秦帝国并不愿意按照他们的计划走,而是有自己的计划安排。

周文下令退回戏水东,并让士兵在戏水冰面上烧柴烧火,将冰面融化开来。

秦军先锋比章邯所领导的中军要提前出发半个月,这样的行军安排就是为了防止周文的军队推进太快。

看着眼前燃烧痕迹明显的冰面,领军的将领没有下达了渡河的命令。章邯让他走到戏水就停。这样路上如果起义军跨过了戏水,那就将他们打回去,没有夸过,那就在戏水等他到来。

过了十天,章邯带领着大军感到戏水,汇合前锋部队。看着对面的张楚大旗,章邯的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对面,周文面对几十万装备整齐的秦军,虽然意志顽强,但是那森严的压迫感还是让他感到了害怕与紧张。缺乏与秦军正规军、精锐部队作战经验,在加上双方武器装备的对比与自己现在的孤军深入腹地,再得不到友军的支援下,自己紧张、害怕一点是很正常的嘛!

章邯并不着急渡河,现在的天气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战斗,等开春之际,那个时候就是对面周文、吴广等军队的死期

秦二世派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基本的情况都是询问战报到底如何。章邯不得不将自己的计划与作战安排告诉使者,让他回去禀告胡亥,这一切都需要一点时间。

时间过去一个月,秦二世胡亥二年二月,戏水中的坚冰开始消融,秦军开始搭建浮桥与木筏,开始为渡河做足准备。

正当秦军准备向周文军进攻的关键时刻,起义队伍内部却发生了几起严重的分裂事件。

关东各地,原先响应农民起义的贵族地主们在见到武臣、韩广等人陆续称王,于是纷纷站出来闹独立,各自形成割据一方的势力。

之后齐国的旧贵族田儋,打败了山东地区的起义军,自立为齐王。攻取魏地的周市,也不顾陈胜的反对,立魏国旧贵族魏昝为魏王。

割据政权的出现,巨大的削弱了起义军内部的力量,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行为破坏了起义军的团结,让天下返秦大计宣告破产。被破坏了的西进大计让陈胜烦躁不已,被信任折磨道疯癫的他疑心大增,但是不听从他号令的将令,他都一概将其打杀。

这样的领袖让起义军内部分化更加严重,被瓦解的意志最终也随着一场春风彻底消散。

正面受到秦军的阻击,背后受到割据势力的牵制,陈胜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陈胜得知周文与章邯正面对上的消息后,立即派人要武臣调兵进关支援。反观武臣不仅不理,反而派出主力去扩大自己的地盘。

周文在戏水无援的情况下,胡亥却又派了司马欣、董翳率领大批兵马增援章邯所率领的秦军。

前有强敌、后无援兵的情况就这样发生在周文率领的起义军身上。河面上,木筏与桥梁已经搭建完毕,周文想要阻拦都做不到,秦军的强弩实在是太厉害了,不得已,周文只能下令后撤三十里准备作战。

三天后,秦军完全渡河完毕,黑压压的几十万军队,占据了河岸线的达三十里。渡河完毕后,章邯下令休整一天,然后发起进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