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峙戏水(1 / 2)

胡亥听完章邯的建策大为喜悦,兴奋的都从龙椅上跳了起来。站在高台之上,胡亥满心欢喜的说道“好,就按爱卿所说的那般。”

“免去那些刑徒以及他们的子孙,朕要让他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帮朕杀敌。”

胡亥说到这里,语气轻盈的说道“章邯,朕命令由你负责这一切。”

“无论多少刑徒,都交给你训练、指挥。”

胡亥说着说着就在高台上左右走动起来,边走边呢喃着什么。

胡亥“章邯听命。”

章邯一愣,立马站出来走到大殿中央行礼道“章邯听令。”

胡亥“朕命你为上将军,统帅帝国兵马,抗击陈胜反贼。”

章邯惊愕的抬起头看去,见到状若疯癫的胡亥,一时不知道是该听命还是该听命。见到胡亥神色疑惑的目光看来,章邯立马道“章邯领命。”

胡亥“赵高。”

赵高站出来道“陛下,老奴在。”

胡亥“章邯所需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

“明白了吗?”

赵高“老奴明白。”

赵高知道,这一刻自己只能答应胡亥说的一切。在帝国存亡之际,要是自己还敢给章邯上眼药,不用章邯前来禀告,暗中注视这一切的胡亥就立马会将自己给碾死。

这一件事后,赵高深感不安。原本他以为搬到李斯,朝堂之上就没有人能够是自己的对手,可经过这一件事让他彻底明白了过来,只要那个位置上的不是自己、或者对自己没有绝对的信任,那么自己的生命就始终得不到保证。

想明白的赵高心底开始冒出许多念头,这些念头无时无刻不在轻饶他的心尖,让他的面色越发的诡异。

胡亥“退朝。”

百官“恭送陛下。”

一场“紧锣密鼓”的练兵就从这一刻开始。章邯离开宫殿群后,立马带着传旨的寺人前往骊山。秦帝国的局势已经不足以让他们继续拖下去,必须要加紧时间才能够将这几十万刑徒打造成一支勉强能战斗的军队。

章邯并没有期望这一支临时组建的军队战斗力有多高,他只需要他们拿上武器走上战场敢冲就行了,不跑就足够了。

至于能不能打赢敌人,章邯自认为是是没有问题的。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和蒙家两兄弟之间有过密切接触的,对于战场上的兵法、军师应用,造诣也是不低的。

一支上战场敢冲、人数高达六十万并且领军将领还是经过专业学习的过的将军和一只农民组成的散兵部队、人数只有三五万和他们那些没有多少经验的将军,不说压着打这么夸张,击溃他们不是什么难题的吧!

骊山,刑徒们的生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主管这里的官员为了赶工期,那可是将刑徒分为三班倒,白天黑夜无时无刻不在动工,稍有松懈,就是一阵辫子以及大棍、刑罚加身。

许多体质不强的男丁、妇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世长辞,再也见不到自由的那天。就连他们生下的孩子都被称为“奴产子”。

两人直接来到骊山工程管理处,身为少府的章邯对这里可谓是熟门熟路。为了不耽误工期,章邯可是每月都要亲自前来一次巡视进度,清点人数的伤死情况。

上位者无情,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了。站的高高在上他们将底层人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玩弄于鼓掌之间。就如现在,明明是自己犯的错误却要让这些毫无关联的刑徒来买单,并且好像让他们买单还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一般,由此可见上位者的品德如何。

寺人宣读着圣旨,语气之中满满的傲气。他口中的几句话直接决定了这的人包括他们的下一代、两代、无数代人都不在是奴隶、刑徒,这样看来,好像他却是有这个傲气的资格。

刑徒刚开始还不相信,不相信这个天大的馅饼会这样落在自己的头上。直到章邯站出来说道“陛下有旨,赦免骊山所有人奴籍,并编入新军,享有帝国军功制度。”

章邯看着下面的刑徒高声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将拥有和帝国百姓一样的权力,拥有军功爵所带来的加官进爵。”

“这一切,都需要你们自己前去争取。”

“穿上战甲,拿上武器,走上疆场,奋勇杀敌。拿着敌人的脑袋回来领赏,封侯拜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事,分田给地也在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的虚幻,而是真实而又存在的现实。”

章邯话一落,安静片刻之后,这里猛然就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刑徒们笑着、哭着、怒吼着发泄着心中积郁的情绪。

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到达戏水后并没有着急过河,熟读兵谋的他知道现在的他以及他的部队一旦过河,就将孤身面对秦帝国,而他们的实力还太过弱小,一旦直面秦帝国,就只有死路一条。

戏水城,这座举城投降的秦城如今已经是周文为主,识时务的秦国县令为求活命,不但献出城池,更是一点权力都不要了,只要求能够带上金银家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周文同意了,起义军打着的名义让他不得不同意。

咸阳城西门,范文走着牛车继续朝着西边走去,现在的秦帝国东边,完全就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其中称为一摊烂肉,为了活命,只好往西走走。

范文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离开这场风暴中心多久,但是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秦帝国没灭之前,最好低调苟活。

现在处于起义早期,各路诸侯纷纷上场,各种手段计谋更是层出不穷,手下叛乱自立同样不足为奇。这每一件事,都是一不注意就会死在当场的事,为了自己的小命,还是远离为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