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毕其功于一役43(1 / 2)

想起卓敬这些日子布置下来的课业,朱允熥眉头一挑。

这新来的卓敬,真就是给大本堂内注入一股全新的风气。

以往大本堂以刘三吾、黄子澄、齐泰等人为首,崇尚儒学,所学所问都是从儒家经典出发。

今日解一解儒家经典,明日说一说圣人之言,恨不得就把儒家经典给砸进皇子皇孙脑子里面。

儒家经典并非是不好,只是这些穷酸腐儒说起经典来,总是颠三倒四,和国家实际没有半点关系。

之前黄子澄提出的什么明君贤臣之说,恰恰是他们治国理念的核心要点,这种近似于乌托邦似的美好概念,几乎不可能存在于世界上。

而竞争储君之位的朱允炆,对此十分的信服,朱允熥对此也没有半点办法,只能说朱允炆被洗脑的太过于厉害。

卓敬一来,雷厉风行的风格颇为奇特,没有那么多歪歪绕绕,更不会扯什么谦谦君子。

主打一个快准狠,问题也大多是和民生实际相关系,也不限制学生给出的答案。

朱允熥对卓敬很是看好,这是个人才,至少能做个尚书,风风火火的模样,倒是让他想起不少老朋友来。

如今老朱提起,朱允熥提了一嘴卓敬:“皇祖父把卓师安排进大本堂,孙儿觉得的确不错,大本堂环境比之前可是好了许多,卓师布置的课业也并非是之乎者也的圣人之言,更多关切民生利弊,孙儿这些日子很有感触。皇祖父说的流于表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纸张上范围毕竟是太狭小,不足以支撑孙儿挥毫泼墨。”

老朱若有所思,看着朱允熥,笑道:“咱怎么觉得,你小子是在点咱?”

“孙儿可不敢,不过卓师之前提过一个课业,和之前二哥惹您生气的东西差不太多,都是关乎国家财税的事情。”

朱允熥旧事重提,瞧了瞧老朱的面色,见没什么太多变化,这才继续道:“孙儿觉得,想要解决国家财税大事,一些流于表面的法子,很难做到长久,必须要从根子上进行改变。这些日子孙儿思考良久,倒是想出了一个或许可行的法子。”

老朱来了兴趣,道:“你有这份心就已经足够了,国家财税的事情,咱也尝试过一些东西,可都没什么效果。之前允炆上奏的东西,虽然是混账话,可换了那些个不明事理的皇帝,说不定就同意了。”

老朱的意思说的清楚明白,你们这些小孩子的幼稚想法,他是一概不相信。

朱允熥自然听出来这言外之意,也不意外,毕竟他还小,又没有出过皇宫,除去在书上知道些东西外,还能有什么见地?

老朱是绝料不到,朱允熥内里已经换了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灵魂,而且还在天地间流浪盘亘有数百年时间,见到了寻常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风景。

故此,这一次朱允熥并没有说笑,也并非想要使用什么阴谋诡计。

他要做的是,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

距离朱标下葬的日子越发近了,这也就意味着储君之争即将落下帷幕,眼下老朱对他十分满意,可他身后毕竟还站着庞大的勋贵势力。

万一中途出点什么变故,勋贵的账算他脑袋上来了,这储君之争,恐怕还得横生变故。

朱允炆算不得太大的威胁,可终究在原有历史上坐上了储君之位、并一路登上帝位,多少还是有点本事。

威胁要消灭在萌芽阶段,能尽早的确立名分,也可避免夜长梦多。

如今他大势已成,只要再加一把火,就能让老朱心底里的天平彻底倾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