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种地(2 / 2)

朱允熥被吓得一抖,要知道老朱来了,他哪能这样磨蹭?

他可听说过,之前有个给老朱写奏折尽是废话的家伙,被老朱扒了裤子在朝堂上面廷杖来着。

学堂里稍稍安静,而后便是山呼万岁之声。

老朱摆了摆手,往上位一坐,道:“咱不想听废话,你快点讲!”

刚才瞧着朱允熥神神秘秘磨磨蹭蹭的讲述,老朱不免想起了茹太素那个老东西。

一奉奏折四万字,其中有三万九千字都是废话,什么大明朝千秋万代,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巴拉巴拉,简直浪费他的时间!

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老朱如此想着,干脆亲自出场,倒要看看这好孙儿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朱允熥平白受了句训斥,也熄了戏耍众人的心思,老老实实的开始讲述:

“皇祖父,孙儿刚才所说的核心,其实非常简单,只两个字就能概括!”

他拖长些声音,便看到老朱瞪他一眼,当即也不再卖关子,脱口而出:

“种地!”

种地?

朱允炆眉头一皱,心中嗤笑。

这和种地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老三脑子烧糊涂了!

上一次是诡辩之言,这一回直接改成糊弄了。

黄子澄、齐泰两人也是万分不解。

他们二人自幼苦读诗书、学富五车,可从未听说过如此荒唐的言论。

黄子澄直接道:“吴王殿下莫要拿这等话来诓骗,种地与元朝灭亡有何关系?难不成这地不种了,元朝就没了?”

朱允熥也不恼,知道黄子澄没下过地,问他什么是五谷,八成都答不上来。

像这样的文人,是不会理解种地的重要性的,朱允熥只是问一句:“黄师可曾下过地?可知道种地是什么?”

黄子澄随口便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书呆子!

朱允熥无语的摇了摇头,也不去管他,只看向老朱,问道:“皇爷爷,孙儿可说的对?”

老朱目光深邃,只问道:“你种过地?”

朱允熥顿时有些尴尬,摇了摇头:“孙儿自幼长在深宫,并没有过种地。”

“跟咱来!”

老朱大摇大摆走了,朱允熥不知道老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好跟在后面,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朱允炆眼眸中闪过思索之色,然而实在是想不清,只好求助于方孝儒:“请问方师,三弟他所说,是什么意思?”

“臣也不知吴王殿下话中深意。”

方孝儒摇了摇头,仅仅只有两个字,想要推知全貌,实在是有些艰难。

他也不曾下过地,虽见过地里农民耕种,可实在想不通,这东西和元朝覆灭有什么关系?

老百姓种地,天经地义的事情,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没听说种地能把国家给种没了。

吴王殿下此番,莫非真的是无计可施,才说出这等糊弄之语来?

方孝儒、黄子澄等名儒不解,学堂内朱高炽等人,则更加不理解。

面面相觑也没个答案,实在叫人百爪挠心。

朱高炽喊话朱允炆,道:“淮王殿下,你和吴王向来关系亲密,帮我们问问呗。”

朱允炆摇了摇头:“燕世子,三弟向来很有主张,我未必能得到答案。”

朱高炽憨憨的笑了笑,继续鼓动:“淮王殿下是他的兄长,我相信吴王会回答的。”

……

大本堂里议论纷纷,都在讨论着种地的确切含义。

而老朱则是带着朱允熥,在宫闱之中七拐八拐,很快入了花园。

看着眼前杂草丛生的田地,朱允熥心中有几分不祥的预感。

下一刻,老朱便递过来一只锄头,努了努嘴:

“愣着干嘛,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跟咱来干一把!”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