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48(1 / 2)

此时此刻的李良安,就连找个人倾诉和发泄,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作为妻子的邱云,看着他辛辛苦苦三年扶贫,回来之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不明就里之下,难免会有奚落。而作为同事的刘墉,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保管员,二人的身份、立场,以及粮库目前发生的事,已经让彼此之间产生了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

李良安此时才真正感受到,即便身边围着不少人,但能够让他痛痛快快倾诉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正当李良安独自在郁郁寡欢中纠结万分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父亲病危。反而是这则消息,立刻让他从浑浑噩噩中惊醒,重新唤起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渴望。

当天夜里,李良安便带着邱云,急匆匆地告假回家。

抵达武湖市,他也顾不上舟车劳顿带来的疲惫,马不停蹄地赶往父亲所在的医院。

他在住院楼下,看着肿瘤科的灯牌,顿时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满眼悲伤得仰望着,竟望得有些出神。当他小心翼翼地在陪护家属的简易折叠床间穿行,缓缓穿过病房走廊时,窸窸窣窣的沉默中,似乎渗透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和绝望。人群中,他似乎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但定睛一看,房号不对,模样也不对。当他一步步走过拥挤狭长的走廊,才找到父亲的病房所在。

父亲正躺在病床上,似乎接受过治疗,此时正在熟睡,睡得很安详。

母亲见到李良安,立刻挤出一丝微笑,上前给了他一个拥抱,然后顺势将他推出了病房。

“已经确诊了吗?”双手松开母亲后,李良安忧伤地望着父亲的病床,问道。

邱云在一旁,也是愁眉不展。

“确诊了。”母亲也看向病床,语气很平静,“前天身体不舒服,来住的院,做了检查,今天出的结果。”

“前……”李良安有些惊讶。

他听到这话,原本有一丝怨念,怨母亲今天才告诉他这件事,但在那一瞬间,李良安也很清楚,如果不是今天的检查结果,如果父亲只是小病小痛,即便是大病大痛,只要不危及生命,恐怕他们也不会打电话给他。倒不是他们铁石心肠,不想见他,正与此相反,那是爱,无比深沉的爱,毫不遮掩的无私的爱。之所以选择隐瞒,是不想让他担心,更不想让他千里奔波。

原本近乎于责怪的问题,也被李良安咽了回去。

“医生有说什么吗?”李良安仍然望着里面的病床,关心道。

“那个主任说,现在是中晚期,只能做肝移植,什么移植体,什么排异反应,我也没听明白。”母亲低着头叹了口气,又突然想起来,“哦对了,明天医生会查房,到时候你再问问。”

“那爸这边……”李良安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满腹愁肠地望着母亲,问道,“我来吧,您和邱云先回去休息吧,时间也不早了。”

“你们回去吧,大老远跑回来也够累的,回家好好歇歇。”说着,母亲便开始推搡着李良安离开,也拉着邱云的手,叮嘱道,“回去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明天再说。”

“那您晚上怎么办?”邱云扫视了一圈,并没有看到母亲的床铺,她看了看李良安,疑惑道,“没准备个折叠床啊?”

“因为要做饭,前两天,晚上都回去了。”母亲解释道,“也就今天一晚,随便对付对付,没事!”

李良安是无论如何也争不过母亲的,没人能够争得过母亲。无奈之下,李良安只能带着邱云回家。

曾经的李良安,每一次回来,都能尽情享受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温度,湿度,微风,道路,这些东西仿佛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他身体中盛满多巴胺的一扇门。但这一次,这扇门被一块巨石堵住了。出租车上,李良安默默地望着车窗外的夜景,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第二天,李良安起得很早,他寄希望于老天爷能够看在这个份儿上,为父亲带来一丝好消息。

在与查房医生的交谈中,李良安得知,父亲的肝癌已经是中晚期,但癌细胞并没有扩散,可以通过肝脏移植来治疗。虽然现在有肝源,但是手术费用高昂,手术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而且移植后,需要长期的服用抗排斥药物,而由于长期使用抗排斥药,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甚至诱发恶性的肿瘤。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个两难的选择不断地摆在我们面前。现在,又到了李良安做选择的时候。

“做移植!”李良安思虑再三,对母亲说。

“都已经是晚期了,做了又能怎么样呢?”母亲似乎并不乐观,“你们说的那些我也听不懂,我只听到了治疗费用,50万,这还只是前期的手术费用,刚才医生说的抗排斥药,估计也不便宜。我们呢,也没什么能力,我和你爸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想让你过得好,如果是这样……”

母亲盯着李良安,摇了摇头。

“妈……”李良安也盯着母亲,动情地说:“如果现在躺在病床上的是我,你们会怎么选择?如果想自己过得好,就不管父母的死活,那您觉得这还叫个人吗?如果你们辛辛苦苦养育的是这种人,您不会失望吗?”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说道:“钱您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大不了卖房卖车,钱没了还能再挣……”

一转眼,李良安和邱云在东茂直属库的告假期限已到,邱云回归粮库,而他,只能将自己现在的状况告诉周建国,希望争取更多的时间,陪着母亲,陪着父亲,一起把这个难关熬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