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41(1 / 2)

主任办公室内,茶几上的纸杯中腾腾冒着热气,孙长龙和李良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

“啪”的一声,周建国往茶几上扔了一份文件,他自己则端着白瓷茶杯,嘬了一口,然后将茶叶轻轻吐进茶杯,淡淡地说:“看看吧,这是分公司刚下的文件,孙主任刚拿给我,我就让他把你叫过来了。”

李良安看看了周建国,不明所以地拿起文件,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原来,这份文件是中谷储总公司的一则通知,要求各分公司各直属库,全面排查档粮门安全隐患,因为其他分公司直属库接连反映,仓房档粮门出现爆裂的情况。

如此看来,此次事故并不是巧合。

“系统内很多仓房,以及档粮门等配套设施,都是九八年那一批建的,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每次储粮都在经受压力,加上进出粮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我们粮库的档粮门很多也已经损伤变形,我们自己都知道,这并非个例,只是以前没有出现事故罢了。”孙长龙盯着文件分析了一番,然后叹气道,“唉,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没想到被刘墉碰上了。”

周建国端着茶杯点了点头,他掀起杯盖,又嘬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原本我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安全事故,为了粮库和分公司,本来想把这件事瞒下来,不往上报,但现在看来,还是如实上报的好哇!”

“现在会不会晚了?”孙长龙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周建国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没事,我们刚刚经历了台风,也一直在处理善后工作,这几天都还在允许范围内。要是没有这个通知,瞒了也就瞒了,现在既然有通知了,如果知情不报,后果可不敢想!”

“唉……”李良安突然想到了刘墉被压在仓门之下的场景,重重地叹了口气,无比惋惜道:“要是这份文件早几天下来,我们也能提高防范意识,提前预防,或许就可以完全避免这次事故了。”

“没办法!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展开排查,避免再次出现这种事故。至于这一次,还是如实上报,毕竟我们是在通知下发之前出事的,分公司总公司也怪不到我们头上。然后对于刘墉,以粮库的名义多加慰问,让他安心养伤。”周建国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就是你,良安,现在文件你也看到了,这确实是一次突发事故,这件事就别再想了,彻底过去了!”

李良安听到这话,突然愣了一下。这件事,真的过去了吗?能过去吗?

当人们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不辞辛苦地认真生活;当人们想要不遗余力地去爱一个人,又被一个人无微不至地爱着;当人们对过往不再依恋,对现在倍加珍惜,对未来充满期盼的时候,时间永远都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一转眼,四个月已经过去。

“怎么样医生,他以后可以扔掉拐杖了吧?”

向丽搀扶着刘墉,在医生门诊办公室慢慢坐下,将手中的CT胶片拿出来,递给医生。如果顺利,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复查。

“对!可以了,其实半个月前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只是为了保险起见,让他又延长了半个月。”医生看了看刘墉腿部的X光片,冲刘墉抿了抿嘴,微笑道,“但刚开始走路,还是不要太频繁,肌肉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知道吧?”

“好的,谢谢医生!”向丽从医生手中接过片子,礼貌性地冲医生点头道谢。

刘墉也在一旁默默地点了点头。

经过小半年的煎熬和隐忍,刘墉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一走出诊室,他便迫不及待地将拐杖靠在走廊上,小心翼翼地迈开步伐,久违的脚踏实地的感觉,终于从脚底传来!但他不敢掉以轻心,还有一步,脚踝能够受力支撑整个身体,才算完成这第一步。

于是,在向丽的陪同下,他小心谨慎地迈出了第二步。以右腿受力,直到左腿稳稳落地,而右腿并无任何异样,他这才松了一口气,心脏更是狂跳不止。接着,他又慢慢地迈出了第三步、第四步……

“好了好了,你忘了医生说要循序渐进啦?”向丽在一旁劝道,但仍然难掩心中的高兴。

原本就兴奋不已的刘墉,看着眼前眉开眼笑、活泼可爱的向丽,内心深处仿佛融化了一般,形成一股暖流,暖流一直延伸到眼眶,涌出的泪水渐渐模糊了他的双眼。

为了让她安心,他暂时停下了脚步。

但没过多久,又为了让向丽彻底安心,刘墉一步接着一步地练习,直到背脊渗出汗水,直到自己艰难地穿着粗气,他才作罢。

“真是太好了,明天去粮库,肯定能让他们大吃一惊!”在回粮库的路上,向丽骄傲地说。

她一边开着车,一边哼着小曲,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而刘墉呢?自然更是激动和兴奋,只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他默默地望着窗外的风景,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风。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趁着食堂无人,匆匆吃完早餐后,便来到仓储办公室,久违的办公室。

他重新穿上了工作服,双手捧着安全帽,将它挪到眼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盯着这一抹亲切的墨绿色。帽子上六边形的企业标徽和东谷储三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不断吸引着刘墉,他情不自禁地用右手拇指摸了摸它们,心里默念道:“久违了!”

“呀!师父!”

“墉哥?”

“已经完全好了吗?”

“这就来上班了?干嘛不多休息休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