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收益首破百万!意外的SWP签证26(1 / 2)

听完陆雨的想法,陆志猛与夫人林仙音低头商量了几句后,把装有美元的信封交回陆雨手中,开口道,

“小毛,爷叔也快到退休年龄了,以后这个世界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这样,爷叔就按照你的意思,回去以后尽快帮你办理去新加坡的工作签证。产生的这些费用你不用担心,爷叔会承担。只要你在新加坡遵纪守法,不给爷叔惹麻烦就行。”

“那就谢谢爷叔了。”

陆志猛说罢,喊来大女儿陆德玲,让她负责帮助陆雨办理赴新加坡工作签证的具体事宜,挂靠在陆德玲担任董事的新加坡志发贸易私人有限公司下面。

回去新加坡之前,陆德玲让陆雨尽快准备相关公证资料寄给她。

她还好奇地问陆雨,

“陆雨,你跟我父亲说,大陆将来的商业机会很大,可以简单说说吗?”

陆雨也不隐瞒,直接回答道,

“德玲姐,听说你管理的贸易公司有一些与文具相关贸易业务。根据相关数据,我们中国大陆在八十年代初期,其中出口比较多的一类轻工业产品是三支笔。所谓三支笔是圆珠笔、铅笔与自来水笔。这些商品大都转口是转到你们新加坡,或者孟加拉、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地。也有有转口到美国、比利时和西非的。但自来水笔、圆珠笔等都是高亏商品,我们国家虽然赚取了外汇,但工厂与外贸公司实际是亏钱的。”

“现在,我个人感觉大陆将来服装产业潜力会非常巨大。全球纺织产业第一次大转移是20世纪初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第二次大转移是二战之后向日国转移。第三次是70年代从日国转向韩国与台湾。”

“但韩国和台湾的面积和人口不多,经济纵深也有限,目前人力成本也快速上升。我预测,很快全球纺织产业的第四次产业转移,转移目的地将会是我们中国大陆……”

全球纺织产业向中国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成长90年代,加入世贸之后中国内地纺织产业从顶峰再更进一步大发展,释放出巨大产能,为全世界源源不断提供着价廉物美的服装,产业高度超过了20世纪初英美之外的任何国家,也是二战之后纺织产业的新高度。

以陆雨前世的经验,从1988到1998这十年中,头五年到七年,中国大陆内地出口导向型的服装企业日子是非常好过的。

像小宁波这样的服装企业搞到出口配额是头等大事,只要搞到配额,完成生产和获得利润变得非常轻松,而内销导向的企业还是很辛苦的,在不规模的市场环境中艰难挣扎。

总部位于宁波的中国两家服装龙头企业雅戈尔与杉杉集团就是在那几年创建后起飞的。

“例如来自香港的棉质T恤生产商益达集团,70年代末在香港地区创办。八十年代初,由于在香港没有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配额,他们就计划把生产转移至中国大陆内地。”

“我预测将来等美国缩减中国大陆的纺织品进口配额时,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和马尔代夫等一些国家的出口配额将会非常抢手……”

陆德玲听完后,不禁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让人感到豁然开朗,对陆雨赞道,

“Iprofitmorefromoneconsultationwithyouthanfromtenyearsofreading!(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将来有机会,我们确实可以合作做点事情。”

……

等新加坡爷叔一行返回新加坡后,陆雨抓住有限的时间窗口,继续频繁往返徽省与沪市之间买卖国库券,加速第一桶金的累积进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