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叔侄同操戈4(1 / 2)

罗天鹏倒下了,积仁庄众人皆魂飞魄散,秦毅把麟鸣剑扛在肩上,大呼一声道:“还有谁?来与我秦巨峰一战!”

赵士昂拳头攒得生硬,盯着秦毅又惊又怒,终是不敢动弹,“我说话算话,罗都教头败了,就算是我输了,我跟你们走。”

赵士晟道:“好,那就请孟高从兄上车吧,你若与三叔之事无关,官府定会还你自由。”

赵士昂面无表情,左右有人拉住他衣襟,他摇头挣脱,“天意如此,再顽抗下去只会牵连大伙。”说罢便丢下佩刀,走了过来。赵安吉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绑住积仁庄总管的双手,将他押上了马车。

积仁庄事变就此平息,赵士晟令苗建暂时留守积仁庄主持事务,并立刻安排医士为罗天鹏疗伤,布置了一番后方才离开。

“积仁堡建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迄今已有八十余年了,它是我赵氏家族的荣耀,我今天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不让它蒙羞。”马车上,赵士晟当着秦毅和赵士昂的面如此说道。

秦毅回头望向那座由巨大砖石垒成的堡墙,啧啧称奇道:“是啊,赵氏家族能有这样的家业实属不易,应当要由二弟你这般贤明之人来守护。”

“贤明?哼哼。”赵士昂轻蔑地一笑,“不过是个软弱病夫罢了。”

秦毅大怒,“由不得你在此胡说!”随即从赵士昂的衣服上一把撕下一片布帛,揉成一团塞进了赵士昂的嘴巴。

“秦兄息怒,人间自有公理评断,他若包藏祸心,自己知道,犯不着动怒。”赵士晟波澜不惊,毫不理睬赵士昂。

“像他这样的人竟然也配受人拥戴,你那积仁庄恐怕得好好管管才行。”秦毅想起那罗天鹏,觉得积仁庄的人可是太不识好歹。

“我这位从兄我还是有了解的。”赵士晟直视赵士昂,“他这个人好讲义气,这一点跟我倒是很相似,自然有人愿意为他尽忠,可是光讲义气,不讲仁德,却是大谬。”

“没错,我义父和周将军都说过,仁和义,必要两全,舍仁取义,非大义也。”

赵士晟深以为然,但他不想再谈这个令人痛心的话题,“秦兄,不说这个了,你最后那招叫什么名字呀?看得我好生敬佩。”

“独步天下,是峥嵘剑法中的一式。”

“这峥嵘剑法真是厉害,何以得名?”

“战国时代,韩国有刺客聂政刺杀韩相韩傀,身死暴尸于闹市,其姊聂荣为其留名于世竟不惜与他同死,故后人将聂氏所学剑法改名为峥嵘剑法,以政荣二姊弟之情义,同时也表示此剑法有如山势高峻雄奇之剑意。”

“果然好剑法,秦兄武艺绝伦,今日亲眼得见,令士晟五体投地,待我有空之际,就去找东嬴公,为秦兄备一高席。”

秦毅知道以赵士晟的地位,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但他还是想凭自己的本事去争取,“这个不急,我做兄长的,肯定要先帮你摆平那些不怀好意之徒。”

“承蒙秦兄仗义。”赵士晟内心感激一言难尽,开始琢磨着如何为秦毅向东嬴公开口。

此时的赵士昂被塞着嘴巴,心中万分恐慌:“我的末日恐怕就要到了,赵士晟绝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父子。”其实,他并不了解自己的从弟——赵士晟小时候曾几度身患重病,垂危濒死,在那生死关头来回摆渡,他深深地清楚生命之可贵,因而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爱惜他人的生命,尤其是骨肉至亲。

“他们无情,我却要有义,如大兄之死与尚权父子无关,那我就宽恕他们一命,流放到雁门郡的牧场上养老。”赵士晟是如此想的,“如果大兄是被他们所害,那我一定不会手软。”

回到赵府,赵士晟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家务之中,处理一个月以来积压的各种事务,忙得不可开交。

但他没忘记对秦毅的许诺。

几天后,赵士晟瞅了个空,唤上秦毅,两人乘车径直上了州府,他与东嬴公已经约好了要在此会面。

州府大堂的后面即是客厅,远远望见一名穿着宽大锦袍、胡须浓密、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立于厅前,走近时赵士晟一把拉着秦毅上前拜伏在地,“士晟拜见东嬴公殿下。”

“季昀贤弟无需多礼,请起。”东嬴公急步上前扶起二人。

此时离东嬴公只有五步之遥,秦毅将他的面相看得清清楚楚:东嬴公脸庞宽广,细眉隆鼻,颇有雄伟之状,再观他全身,体态壮实,孔武有力,但在他衣袍之下,隐隐可见素色衰祬,想必这位公爵还在服丧期间。

他心里不由惦记起这个人的身份:持节宁北将军、并州刺史、都督并州诸军事、东嬴公司马腾!论宗室身份,他是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次子,是当今陛下的从叔父。

虽说是皇室疏宗,可这位公爵是封疆大吏,统辖一州军政大权,其身份比许多王爵还要尊贵。今日接见他们二人,东嬴公并无趾高气扬之姿态,由此可见赵家与这位殿下的关系非比寻常。

要说这关系的来由,还得追溯到四十多年前,那时赵家经营的范围还局限在冀州和并州之内。为了拓张商路,士晟的父亲敬亭侯亲自前往邺城坐镇,尽力疏通各路门道,好将货品顺利卖到豫州司州兖州等中原各州。就在那时结识了当时镇守邺城的安北将军、陇西王司马泰,二人称兄道弟,关系一度非常紧密。不过后来司马泰官越做越大,直做到了太尉这样的三公高位,封地也由偏僻的秦州陇西改到了富庶的青州高密。敬亭侯自知身份低微,不敢过于高攀皇亲贵胄,也为了避免卷入难料的朝廷争斗中,就没有再和高密王来往。但是机缘巧合,多年后赵士晟来到洛阳,时任太常卿的司马腾奉旨为皇家采购用物,找到了赵家,又与赵士晟相识。司马腾得知他是父王旧友之子,于是便请赵士晟到家里面见高密王,受到老王爷的礼遇,从此在京城混的顺风顺水。直到去年高密王去世,司马腾出任并州刺史,双方的来往才告一段落。

而今赵士晟回到并州接任家主,二人又同处一地,不管是从笼络豪族还是世交友谊的角度出发,司马腾都是赵家得力的靠山后盾。

“不瞒殿下,士晟来是有事相求的。”一坐下来,赵士晟就开门见山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