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叔侄同操戈3(1 / 2)

秦毅与赵士晟、苗建一行人一起乘着赵安吉驾驶的马车,出了晋阳城北门,一路颠簸半个时辰,来到一道长长的藩篱之前,这便是积仁庄的边界了。

在入口处,几个庄园守卫拦下了马车,“停车!来者何人?”他们拿着长矛棍棒,言语不逊。

赵安吉正色道:“尔等不认识我吗?车里坐的便是四公子——我赵氏的新家主!”

“不认识,孟高总管有令,不许外人进入!”孟高是赵士昂的字,这些守卫对他以字相称,拥护之意不言而喻。

赵士晟闻言下车,语气缓和道:“各位,我可不是外人。”

秦毅也一同下出来,他发现自己正身处一片广阔而起伏的牧场之上,就在藩篱之内,一群牛羊正悠闲地啃食牧草。

“你们知道我是来干嘛的,让我进去,我要和孟高从兄当面交涉。”赵士晟气定神闲,在年轻躁动的守卫们面前格外从容。

“你说你是赵氏家主,可有什么凭据?”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站出来与赵士晟对峙。

赵士晟并不生气,“苗大总管在此,你们问问他。”

苗建道:“没错,这位就是我们的新家主赵季昀,也即是积仁庄的庄主。”

少年冷冷道:“那么陷害孟高总管父亲的人就是你了?你竟还敢到这里来?”

“放肆!”赵安吉大怒,拿起鞭子指着少年,赵士晟忙止住他,仍好言道:“请你们转告孟高从兄,我想和他谈谈,如不愿放我进去,那就请他来这里。”

“先回答我,孟高总管犯了何罪?你为什么勾结官府害他!”少年义正辞严,似是已认定赵士晟就是那种祸害亲友的奸诈小人,“难道你当了家主,就可以为所欲为?”

赵士晟明白自己在这些人心目中的地位,赵氏家族有一条家规——宗族子弟必须要到积仁庄中学习两年武艺,以强健体魄。可是赵士晟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又忙于学习儒学与经商,赵士晃遂未做此安排,结果他至今不认识庄里的人,现在当然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你们切勿动怒,请听我详说。”赵士晟试图好言相劝,“赵尚权父子涉嫌谋杀我,官府要传他审问,可孟高竟公然抗拒,可谓是犯了死罪!我出于血脉之亲,不能坐视他犯下愚行!”

苗建在旁也劝说道:“是啊,少主亲自冒险来此,正是不想大家流血,请各位放下武器,让孟高出来谈一谈,才是唯一的生机!”

少年抿嘴咬咬牙,皱起鼻子露出一副狠相,“不行!孟高总管对我们恩重如山,就算是官兵来了,我们也要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决不能把他交给你们!”

赵士晟终于恼火,“我刚才已经讲明了,赵尚权身为我叔父,竟欲杀我以夺家主之位,赵士昂也多半牵涉其中,所以官府才要领他去审问,并非我要陷害于他们!他们有无罪恶,官府自有定夺,而你们这般作为,是想置朝廷律法于何地!”

“我们不管那些,你休想进来!”

赵士晟心中气恼,却是毫无办法,难道真要让官府动手对这些自家庄丁大开杀戒?那自己这个家主以后还怎么做得下去?

苗建等人也苦口婆心地喊话,积仁庄众守卫丝毫不为所动,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这时,有一人一骑从庄内而来,临到近处,乃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面有短须,下马的动作非常轻捷灵活。

“哎呀,罗都教头来了!”苗建向那人打招呼道。

“苗大总管,别来无恙。”高瘦汉子也对苗建抱拳,却无视赵士晟和秦毅两人。

“阿爹,你来了,这几个人自称赵氏家主,想进庄见孟高总管。”少年原来是这高瘦汉子的儿子。

苗建指着高瘦汉子,“少主,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积仁庄的都教头罗天鹏。”

“久闻罗都教头大名,今日一见,的确有豪杰之风。”赵士晟尽量放下身段,以求得对方好感。

赵士晟并非是在奉承,罗天鹏号称“无影刀”,为赵氏家族效力三十余年,担任积仁庄都教头就近二十年,他的名声在整个并州也是能叫得响的。

“过誉了,我看你也没带几个人,那就到堡里来和孟高总管见一面吧,不过我可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罗天鹏冷冷地说。

赵士晟不假思索道:“好,多谢罗都教头成全。”

赵安吉担忧赵士晟进庄后会有不测,劝阻道:“少主请三思啊,看这情形,怕是很危险。”

赵士晟却摆手道:“不用怕,孟高到底是我从兄,庄里人也都是我赵家人,不至于对我下毒手,何况还有秦兄在呢。”

秦毅愣了一下,提剑道:“对,包在我身上。”

“跟我来吧。”罗天鹏策马向庄内行去。

秦毅和赵士晟又坐上马车,跟着罗天鹏一路奔驰,约莫行了半刻钟,马车停下。车里的人一出来,便发现他们正身处一座“城门”之下。这座“城门”比起晋阳城的那座要小了许多,然而也达三丈之高,砖石坚固,铁门厚重,气势上并不逊色多少。

“积仁堡,我家的坞堡,平时囤积粮草货物,战时防备外敌盗寇,建在这处牧场的高地之上,易守难攻。”赵士晟拍拍堡墙,颇为自豪地向秦毅介绍。

“嗯,是个好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