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破四海八荒阵 第五十三节 落霞与孤鹜齐飞47(1 / 2)

第五十三节落霞与孤鹜齐飞

太常少卿李屿宣布第二阵歌赋阵规则:“我朝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文章名动天下,代表作品为《滕王阁序》。天下士子没有人不知道这篇文章的。第二阵每人写一篇歌赋,歌咏题材不限,水平只要达到《滕王阁序》的一半均可晋级。”

天下士子纷纷研究《滕王阁序》,进而构思自己的文章。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李白以前听丹丘生讲过《逍遥游》,对庄子描写的鲲、鹏感到无比震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常常想模仿《逍遥游》写一个赋。这次歌赋阵考察天下士子的文章,李白心潮澎湃,妙笔生花写出了《大鹏赋》以大鹏自况,抒发了自己从少年时代以来的豪情逸致,充分体现了追求自由的理想。

《大鹏赋(并序)》: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

杜甫不甘示弱,创作了一篇赋《雕赋》,借助雕抒发自己“以雄才为己任”抱负。

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才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逸响;杳不可追,俊无留赏。彼何乡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鸷鸟之累百,敢同年而争长?此雕之大略也。

若乃虞人之所得也,必以气禀玄冥,阴乘甲子;河海荡潏,风云乱起;雪冱山阴,冰缠树死。迷向背于八极,绝飞走于万里。朝无所充肠,夕违其所止;颇愁呼而蹭蹬,信求食而依倚。用此时而椓杙,待弋者而纲纪;表狎羽而潜窥,顺雄姿之所拟。欻捷来于森木,固先系于利觜;解腾攫而竦神,开网罗而有喜。献禽之课,数备而已。

及乎闽隶受之也,则择其清质,列在周垣;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翻。识畋游之所使,登马上而孤骞。然后缀以珠饰,呈于至尊。抟风枪累,用壮旌门。乘舆或幸别馆、猎平原,寒芜空阔,霜仗喧繁。观其夹翠华而上下,卷毛血之崩奔;随意气而电落,引尘沙而昼昏。豁堵墙之荣观,弃功效而不论。斯亦足重也。

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荆棘,饱荒城之霜露。回惑我往来,趑趄我场圃。虽有青骹载角,白鼻如瓠;蹙奔蹄而俯临,飞迅翼而遐寓。而料全于果,见迫宁遽;屡揽之而颖脱,便有若于神助。是以哓哮其音,飒爽其虑;续下鞲而缭绕,尚投迹而容与。奋威逐北,施巧无据;方蹉跎而就擒,亦造次而难去。一奇卒获,百胜昭著。夙昔多端,萧条何处。斯又足称也。

……

高适以苍鹰自况,遂作《苍鹰赋》,描写了苍鹰的独特风采,而世人却沉迷田猎,将苍鹰作为田猎的助手,实在有损苍鹰威名。

坤灵繁毓,万象周流;综群物之众伙,懿羽族之齐侔。俱含识与哺啄,终愧容于爽鸠;散以瑶光之彩,来自锺岩之邱。周官以司寇比德,汉氏以将军作俦。钩成利觜,电转奇眸;苍姿叠色,元距联鞲。至于长杨大猎,云梦时蒐;寒光送晓,霜气横秋。顿平原而亘弋,截洞壑以张罘;野雾初霁,朝阳尚早。于是排空汉,飞绝岛;奋之鼓之,载击载讨。凌紫气而蔽日,下平皋而覆草。归鸿失四飞之路,狡兔亡三窟之道。夫品汇之功,用之非器;至于表德,颇亦丰致。仙莫过龙,骏莫过骥;鹏垂天以图南,剑断甲以称利。夫其庶类之呈能,未若兹禽之为鸷。固得缃牒再演,史臣攸记。逐彼鸟雀,然明之对国侨;击于殿上,要离之仇庆忌。且般乐之游,君子未适;禽荒是戒,哲王盛绩。太康洛汭之表,已惊不还;李斯上蔡之门,情何更溺?览二君之丧道,每观事其如惕。幸免射于高墉,愿抟风而上击。

王昌龄随后作《公孙弘开东阁赋》,阐述自己的人才观。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二气相感。万物初蒙。拆于阳甲。化于阴风。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其未遇也。如兽之槛。如禽之笼。其德合也。起阿衡于莘媵。获太师于渭翁。睹公孙之发迹。知汉帝之尊崇。厄则异。元亨则同。火有炎光。木有根柢。寒者斯附。暑者蒙蔽。苟得其所。亦为大惠。动必有获。自然之势。抑折节以下人。亦开国而来诣。衣布被而薄已。散金帛以赒济。近乎仁者之心。与裘马而俱敝。以光招贤之策。不失终身之计。故能多士爰处。佥谋是行。拓南蛮之徼。增朔方之城。大启侯国。载扬天声。与夫蚩蚩以致诮。孰若兢兢而立名。僭上则差。偪下则鄙。反坫谁咎。豚肩陋矣。或俭奢而得中。即达人之至理。嗟服勤以抗节。在庶几乎君子。璞玉在山。白虹在上。精灵不隐。物理相畅。君任下以不疑。臣荐贤以答贶。失之者丧。得之者王。况乎左右股肱。举尔无妄。道有兴废。人亦焉廋。屈之则否。伸之则休。不正其名。亦去其实。宾阁既关。拥门自佚。使贤丑错杂而不分。登驽骀于招士之室。喟然宣父。悲之已久。傥相府之可依。铭盛德于不朽。

王维作《白鹦鹉赋》,言辞华美、音韵和谐,借白鹦鹉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的心境。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尔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妖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只影长孤。偶白鹇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思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质,彩夺缯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见借其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紧跟王维作赋的是萧颖士,字茂挺,颍州汝阴县人。他博学高才,作《白鹇赋并序》,通过一只失去自由的白鹇表达了与王维相同的心境。

白鹇,羽族之幽奇也。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不杂於众禽。栖心遐深,与人境罕接,固莫得而驯狎也。上闻而徵焉。处以雕笼,致以驿递,是将集长杨,游太液,行有日矣。天宝辛卯岁,予飘泊江介,流宕逾时。秋八月,自山阴前次东阳。方议夫南登西泛,极闻见之义,谅褊怀所素蓄,而未之从也。会有命自天,召赴京阙,适与兹鸟偕,至於会稽之传舍。观其宛颈旁睨,回惶掩抑,往往孤鸣,音韵凄凉,如慕侣而不获,因感而赋之。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