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破四海八荒阵 第五十二节 散入春风满洛城46(1 / 2)

第五十二节散入春风满洛城

几天之后,当朝玄宗皇帝的求贤诏张贴到全国各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大唐吏民有一技之长者通过甄选均可面圣陈民间事,择其贤者为官。

求贤诏下达的后,天下士子纷纷赶往东都洛阳参加甄选,都希望能有面圣的机会。李白众人也都做好了准备,跟随人群去了东都洛阳。

太常少卿李屿和鸿胪少卿张博济主持初选,太常少卿李屿告知天下士子:“我朝皇上圣明,下诏求通一技之长的天下士子,但是天下士子成千上万,必须进行甄选,优中择优,所以设置一个四海八荒阵,全部通关者可面圣。前四阵考察天下士子的诗词、歌赋、骑射、刀剑。这四阵为淘汰塞,每一阵淘汰一半士子。全部通过四阵的人员才有资格去破后八阵。”

鸿胪少卿张博济宣布第一阵的规则:“我朝圣上非常喜欢诗歌,曾经写过《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这首诗水平很高,天下士子每人写一首诗,水平只要达到圣上的一半均可晋级。”

天下士子觉得此阵不难,纷纷研究起《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李白作诗一首《送友人》,充满诗情画意,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顺利过关。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杜甫作诗一首《春夜喜雨》,细腻生动,绘声绘形,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别具风韵,顺利过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岑参作诗《送人赴安西》,英姿勃发,充满爱国主义豪情,顺利过关。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高适作诗《送李侍御赴安西》,句式雄壮,情感豪迈。处处彰显英风凛然、大展雄图的志向,顺利过关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王昌龄作诗《塞下曲》,侧面描写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意境高远,顺利过关。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大唐为诗的国度,参加此次甄选的天下士子有很多诗歌大家,纷纷拿出自己杰作以飨读者。

这时候夫子剑客孟浩然领着佛光空灵剑王维、储光羲和常建也赶到了诗词阵前。孟浩然连忙给大家介绍这一段的经历。

孟浩然乘船到了广陵,上岸之后直奔惠昭寺求见大足禅师。孟浩然年轻的时候就与大足禅师相识,大足禅师指点过孟浩然。孟浩然此次来惠昭寺目的是求大足禅师指点一下佛光空灵剑王维。王维此时在辋川别业苦修,对外界不管不问。大足禅师一生普度众生,听孟浩然说完此次拜访的目的后便跟着孟浩然来到了辋川别业。大足禅师和佛光空灵剑王维共研《维摩诘所说经》,孟浩然在一旁作陪。

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