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1 / 2)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③”!】

  司马懿悄眼看向曹操,正巧对上了曹操似笑非笑的眼神。

  “仲达,‘废一帝、弑一帝’?君之后人,可比董卓矣!”

  然而他们不知道,司马家比董卓猖狂多了,人家是当街。

  ①出自《晋书》,这段话是否是司马懿说的有争议,这里采用是。

  ②语出赵翼

  ③《三国志·魏书》

  ?不知其可也:真不知道他(你)还可以(做成什么事)。

  第35章

  魏帝曹髦

  【如果说高平陵事件揭开了司马代魏的序幕,那么司马师废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则表明了司马家族代魏的进程已经加快了步伐,司马氏的獠牙更加迫近曹氏的脖颈。

  曹髦,自幼聪慧敏学,明礼知事。作为曹魏的第四任君王,也是司马氏为了维护自身权力拥立的傀儡帝王,他并不甘心坐视皇权旁落,展开了一系列拯救曹魏统治的举动。

  他即位不久,就“遣侍中持节分适四方,观风俗,劳士民,察冤枉失职者”,向民众和臣下宣告自己的到来。同时,他减少靡费和后宫用度,不用“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像曹丕那样崇尚节俭。此外,曹髦还多次下诏,对战死的将士进行慰劳,给饱经战火蹂.躏的地区减免赋税。

  年轻的曹髦在向世人宣告,他是曹氏王朝的帝王,是帝国的掌权者,而不是司马氏手中可以随意欺辱的傀儡。

  可惜,年轻的曹髦一番动作,在宣告了自己存在感的同时,也给司马家族敲响了警钟。

  侍中荀顗对司马师评价他是“权道非常”,而更广为人知的评价则出自钟会:“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曹髦的才思如同陈思王一样,他的武艺可以与太.祖相比。

  陈思王是谁呢?曹植。

  太.祖又是谁呢?曹操。

  说曹髦与曹操、曹植相比都差不多,是多么高的评价!

  怪不得司马师咬牙切齿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若如卿言,社稷之福也”。看看,能有这么好的曹氏帝王,真是国家的福气啊。

  但这不是司马氏的福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