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烟酒僧”Routine(八)——论“课题”(上)20(1 / 2)

又到了每周开例行会议的日子。

周六上午,钱余起了个大早,七点半就出现在了实验室的休息间。他一边啃着早餐,一边“啃着”眼前的PPT文件,翻来覆去地看着,还时不时地修改着什么。

“师弟,PPT还没做完么?”

顺际宁还是拿着他那份“亘古不变”的早饭——一袋小笼包、一杯豆浆,缓缓地走进了休息室。

“做完了的。”钱余回答道,“就是这周没什么结果,一会儿开会,我都没啥可汇报的。”

钱余又叹了口气:“总不能让我在会上光讲课题背景,再为了多凑些内容,就继续做什么‘文献分享’吧。”

顺际宁自然清楚钱余的实验情况——如今钱余做的是他课题的一个“延展小分支”,还纯属是“探索阶段”。但这课题最终能不能“成形”,仍旧是个“未知数”。

钱余这周主要开展了突变体的全面鉴定,包括基因、表型、mRNA以及蛋白层面,同时构建了与该基因相关的数十个载体。剩余的零星时间,便是入鱼房看顾鱼苗,或者与顺际宁讨论课题。

但这五天的繁琐实验,只是钱余目前这一“潜在”课题的一些基础工作。虽说只是一个完整项目的“边角料”,但也是一切工作的“开端”——可这起步阶段的成果,也不过是只需几张PPT就能讲完的内容,没啥“分量”。

这就像是一本书只起了个书名和主角名,作者大致列了部分“提纲”,写了写前几章。可这故事主体、矛盾冲突、主题升华……通通都是“空缺”的,亟待作者下笔填充,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

会议开了整整一个上午,虽然本周大伙的收获不多,但尹学治在会上,就顺际宁课题的后续“生长点”,进行了重点讨论。钱余是顺际宁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而且确定了会在本实验室读博,所以课题讨论会的“主角”,自然少不了钱余……

中午散了会,众人便又回到了休息室。

“师弟、师妹,今天的开会内容还挺多的,你们都听懂了吗?”顺际宁问道。

柳沅点了点头,回答道:“大致上能听懂,不过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魏泺也附和道:“是啊,也只是在大体上能明白——了解了师兄你这课题接下来的方向,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弄不清楚,应该算是‘一知半解’吧。”

“你俩也不用着急。”顺际宁安慰道,“讨论也就只讲个大致的框架,现在你们一边做实验,我们每教你们学一个操作,都会讲明实验目的,到时候你俩自己就能把细节捋清楚,把整个课题串起来了。”

“那倒也是。”魏泺又点了点头,感慨道,“现在我俩开会啊,总算不像刚来的那会儿,一个劲儿地‘犯困’了。”

魏泺想起今年春天复试的时候,他和柳沅第一次参加实验室的例行会议。两人原本兴致勃勃,谁知刚听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忍不住“走神”了。

“我滴个乖乖,我觉得自己当时,简直就是在‘听天书’啊。”魏泺再次感慨道。

“哈哈哈哈哈……”

钱余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刚来的时候也这样,完全是‘一无所知’,只能坐在下面的位置上,抬头盯着屏幕里那些看得懂的词。找来找去,也就只有某些实验操作让我觉得‘不陌生’了——什么PCR呀,什么‘电泳’之类的。”

“一个上午听下来啊,我整个人晕乎乎的。耳边都是师兄师姐和导师对话的声音,明明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但我就是‘不知所云’,仿佛只是些‘嗡嗡嗡’的声响,从脑袋里飘了过去。”

博士师姐装作生气的样子,冲着钱余问道:“你当我和你师兄是‘蚊子’呢,‘嗡嗡嗡’的——还是说,尹老师和我们这些师兄师姐说的话,你都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呀?”

顺际宁也作势要站起来“教训”他:“好你个师弟呀,看你一副老实的样子,没想到你也这么‘贫’,现在‘皮痒’了是不是?让师兄我给你‘挠一挠’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