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故国棠棣之花(1 / 2)

要知道现在还不是后来的社会生产大分工,知识技能广泛传播的时代。商朝时,各个族群除了平时农耕、畜牧、狩猎外,或多或少地掌握着平时秘不外传的祖传手艺,比如制陶(包括原始瓷),铸铜,酿酒,玉雕、石器、漆器、骨器制作等等。

能接触到族群内顶级技艺的,一定是地位极高的人或者族内的精英人才。更何况,以弓箭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拥有顶级制弓手艺的,就算生活在别的族群也是奉为上宾的存在。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他不能被人抓走从而沦落为筑城的奴隶。

一念及此,感觉商周交替之际果然不好混,就算你真的是一方君侯也不会比别人的命运好多少,成为战俘也就在旦夕之间。

等你被押送到商王手上,被安排去筑城都算是待遇不错的了,因为易峟还听说过一些更可怕的说法......

获得良弓的兴奋感还未消散,瞧着天色未暗,他决定问问附近的族人和仆从们一些关于西土各国的看法。

毕竟西土的周人,会在不久的将来席卷天下,伐纣灭商,改朝换代。提前从各方面了解一些信息总是好的。

待到将来灭商成功,周武王受命践祚后那炙手可热的程度,易峟这个大邑商北土的小邦伯就算想投降估计都找不到门路。

幸运的话,有关周朝初年的历史书上,会非常简单的写上一句:某日(干支纪年),武王命某某伐昜,俘昜伯峟。

从此之后,世人再想了解昜国和昜伯峟,恐怕只能靠几千年后的考古工作者了。

问了一圈后发现,也许是现在的人口流动太少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很缓慢,又或者是大家的身份地位不高,绝大部分人所接触到的信息都很有限。

易峟听了一通都是已经掌握的情况,比如周人会向商王送俘虏,知道这一点的人多的是。

在姬周还没有明目张胆的直接攻打大邑商之前,给商王送俘虏这种事,臣服于商王的各方国都做过,数量或多或少罢了。

昜国作为北土友邦,送往大邑商的俘虏数量也不在少数。

至于大邑商为什么需要如此多的俘虏,商王拿这些俘虏做什么,易峟只是有所耳闻,还未亲眼见过,不好评判。

恰好这时去箭靶处回收箭支的棠已经走回来了。

“棠与司工棣是同族吧。”

见对方点点头,易峟思索着目前得到的所有信息,继续问道:

“刚才听司工棣说起故国,你对故国还有印象吗?”

少女收拾好了箭囊,捋着耳边的发丝想了一会儿后,歉然道:“只记得故国叫密须,族人姞姓,其他不知。”

也许是离开的时候年龄太小,亦或是不愿回忆过往,总之,棠能提供的信息同样有限。

这不禁让易峟想起记忆中先邦伯曾经跟他提到过的一事:在沬邑时,司工棣身边的同族只剩下了尚且年幼的棠,司工棣请求先邦伯将棠一起赎走,否则把棠留在沬邑,一定会像其他族人一样,变成商人的祭品或者殉人。

凝眸瞧去,脸上显露出痛苦之色的棠想必已经回想起那一段颠沛流离,眼睁睁看着族人一个一个消失可怕经历。

眼见不小心触及了别人的伤心事,他赶紧闭嘴,自己默默整理了一下信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