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钓鱼到射鱼(1 / 2)

商周时代的各级统治者和贵族特别喜欢举办“大射”“燕射”“乡射”之类用于挑选军事人才的仪式和活动,射鱼这个项目也是深受他们喜爱。昜国的一个少年首领喜爱射鱼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就显得稀疏平常了。

在射鱼时,由于箭支可拉线回收,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青铜鱼镞,而不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就算偶尔发生箭支丢失,也能以自己正在锻炼射技,是必要的损耗云云来搪塞那些族中地位不凡的国老和大巫祝。

易峟就清楚记得以前听那些经常在大邑商和昜国之间往来贸易的商人和昜国人交流时说过:在多年前的某次大射礼中,现任商王独开强弓射洹水中的大鼋,王所射箭矢在空中长距离飞行后,依旧扎透了大鼋的甲壳,并稳稳地留在了它的背上。更难得的是,商王开弓后箭无虚发,四射皆中。

即使自己没有亲眼看见,但听到那些见证者略带激动的描述,仍然能够想象出当时的情形一定十分精彩,商王(纣王)当年的英姿应当令现场观礼的人相当难忘......

取箭之人很快返回,易峟也趁着这会功夫戴好了玉韘(带弦槽的坡形扳指)。从棠的手中接过暗金色青铜鱼镞尾部无拉线的箭支,再搭上新弓试了试。新弓所需的拉力确实比一般的竹木单体弓和普通材质的反曲弓要高上不少。

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夕阳已然入山,也就没有了光线直射入眼造成的干扰,而且周遭的树木枝丫在傍晚的微风中只有些许晃动——是个非常适合练习射箭的时间节点。

更重要的是,今日试弓,无需多么高的准头,只需命中靶子中心区域即可。

出于自己以往的射术经验,易峟颇有自信地走到距离标靶约百步远的地方站定。

围观之人对他这个举动无不投以惊讶的神色,要知道这个距离,只有族中那些非常优秀的神射手才能有把握射中。

邦伯的仪式感该有也得有:依循以往历代邦伯在射礼上的老传统,他命令司工棣击鼓,近侍棠振铙(手执铜钟)。

这些乐器发出的有序节奏,既是首领礼仪的一部分,又可以作为弓矢击发的指挥信号,防止战场或演习中的弓手乱射一气,达不到最佳攻击效果。

据说这种射礼奏乐仪式是很久以前的昜国某位首领受邀在大邑商参观商人演习“万舞”时受到启发后回来创制的。

随着四周人群的窃窃私语之声逐渐低沉,那位少年首领在屏气凝神后只紧盯着前方的标靶,并不理会旁人,其身姿如站立的石像一般。

过了一会,他轻轻侧身斜立以左肩对把,左右脚分开呈丁字形,上身前倒,左膝直、右膝曲,眼睛平直定视弓把,再缓缓地将玄色新角弓挽成满月状。

三鼓之后,棠手中的金色青铜铙在木柄的敲打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少年的手指一松,箭支如闪电般立刻消失不见。

砰!远处传来一声闷响,青铜鱼镞扎穿木制箭靶时的动静真不小。

前方负责报靶的获者上前检查后示意:箭头正中箭靶中心区。易峟看后信心大增,将剩下的箭支依次射完。

今日在作坊区试弓,箭靶是临时加设的,下端并没有深埋。每多命中一箭,靶子越多一分晃动。

直至他最后一箭射出,其去势未减,带着靶子一起扑倒在地,只剩下箭尾依旧在不停颤动着。

看热闹的人群被眼前罕见的一幕所震惊,良久才发出一些欢呼声。

易峟静静地把新弓垂下,并没有因为周围族人的赞叹声而忘乎所以,作秀个没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