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启(1 / 2)

前言:

我们今天简单讲一讲,从禅让到世系的变迁——夏启的故事。

事实上,在某些史书中我们了解,大禹并没有直接传位给儿子启,所以实质的继承制度变迁是经过了斗争的。

一:出身谱系

夏启,大禹和涂山氏女娇的儿子。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姒启。

按照大禹的谱系,夏启是颛顼的后代,正统的黄帝后人。

这是现在比较普遍的黄帝世系的说法。

二:妻子儿女

如果在网上自行查找的话,我们会发现夏启的妻子说法纷纭,大多数是近些年来的文章,没有实质性的考古证据,所以这里我们只是借用。

夏启的第一位妻子想要颠覆夏朝,最终被夏启所杀。

但很可惜,不知没有考古的纸质说明文件来证明。反而更多的出自网文,网游之中。是一种人民群众所臆想的人物形象。

夏启的第二位妻子出自有扈氏,在夏启践祚之后,有扈氏叛乱,所以这一位女子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战败的有扈氏主动献出的;二是夏启平定叛乱后,在有扈氏的地盘巡视的时候遇到的民间女子。

实际上的故事可能很复杂,但我们只能以此作为结论,这位有扈氏出身,名为富邑氏的女子成为新的王妃。

第三位妻子被称为徐妃,据说太康就是她的儿子。

另一种说法,夏启有两个妻子,一位是伯益之女,另一位是有窅氏。

这里面问题更是杂乱,但也有迹可循,都是属于有可能的猜测。

……

不过夏启的儿子很好说:

至少有五个儿子:

长子太康,次子元康,三子伯康,四子中康,一作“仲康”,五子武观。

三:成长经历

说起夏启第一点就是上位历程。

在禹死后,当时的部落联盟推举了伯益作为新的首领,想要延续禅让制,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禅让制初始之时是什么样的,但两代首领的交替都以禅让进行,让天下人天然的接受并奉行这一制度。

而伯益,是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据说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

因为有功而受到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

还有说法,伯益被舜赐姓“嬴”,这就是秦王朝的祖先。

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诸多说法,我们只简单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种,伯益上位以后想要效仿舜和禹的先例,谦让一下,让夏启继位。

舜谦让丹朱,禹禅让商均,但是天下人依旧迎接舜和禹。

但是,很显然,伯益失败了,在他让位之后,夏启当仁不让,而且做的很好,天下人并没有反过来迎接伯益,反而很顺从的接受夏启的统治。

到这里,故事就有了分歧:

伯益认输,让出位置,故事结束。

伯益不服,双方开战,伯益仍然失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