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少昊氏(1 / 2)

前言:

翻开《新华字典》·附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传承表。

在五帝之中,黄帝之后便是颛顼,我们已经知道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那么,黄帝和颛顼之间有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少昊氏。

一:起源

《世本》的说法:“少皞是黄帝之子,金天氏少皞,青阳即少皋,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

《帝王世纪》也持这种观点:“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

在这种说法里,少昊是黄帝的儿子,颛顼的叔叔,叫做玄嚣,名字是挚,字青阳,号金天氏,居住在穷桑又被称为穷桑帝。

第二种说法比较神异: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这里介绍少昊氏是西方白帝,是神,但是历史上,少昊氏和太昊氏一样,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这里就已经发生了矛盾。

第三种,《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

这是介绍少昊氏有自己的传承,并且传承了很久,但是如果少昊是黄帝的儿子的话,那么他死后,应该是他的侄子颛顼和共工氏争帝,这是著名的历史甚至是神话故事来源——共工氏怒触不周山。

那么,这就又产生了一处矛盾的地方。

第四种说法,《孔子家语》孔子曰:“吾略闻其说,黄帝者,少皞之子,曰轩辕。”

好啊,少昊氏又成了黄帝的的父亲了,足以见得远古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了,时间的跨度可以磨灭诸多痕迹,真相往往早已被掩埋。

综上所述,我们将少昊氏作为黄帝的儿子来介绍。

少昊,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一说女节)。

少昊,亦作“少暤”,名“挚”,又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生于穷桑,和太昊伏羲一样同为上古时期东夷族的祖先和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之为少昊,姬姓,一说为嬴姓,名玄嚣。

二:伴侣

少昊在少年时,被派遣到当时东夷部落联盟里最大部落凤鸿氏部落里历练,后娶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黄帝时期,即使经历了阪泉大战,涿鹿大战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确立了黄帝的领导地位。

但是政治制度,或者说古代人民的生活形式,依旧是部落首领领导的,人民自发努力的,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耕与养殖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生活的生产方式。

依旧是部落联盟为主导,各个部落相联合,但是各自治理的统治方式。

黄帝是名义上的四方首领,后世更是以诸多神话来确定他的正统性,比如应龙,九天玄女,轩辕剑等。

但是我们剥开真实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当时的部落仍然属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活状态。

大的部落包裹小的部落,强的部落裹挟弱的部落。四方部落也都通过部落联盟在一起,上下尊卑的社会阶层似乎已经确立。

当官职变成世袭,当统治阶层固化,当因为一个姓氏就能享受权利,由此可见,从部落联盟进展到奴隶制社会,似乎并不遥远了,但是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问题来了,黄帝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后代能够占据金字塔的最高层呢?让我们慢慢分析。

东夷部落,往上可以追溯到太昊的统治年月,黄帝也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啊,就黄帝时期而言,蚩尤是当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与四方夷族合称九夷部落联盟。

那么,在黄帝征战之后,如何保留自己的战争果实?

黄帝给出的答案一直沿用到后世封建社会之中,即派遣分国。

黄帝派遣了他的大儿子玄嚣,到东夷部落联盟考察,玄嚣在东夷部落联盟里,迎娶了当时最大部落凤鸿氏的女子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三:子女

少昊有不少著名的后代,德行高的的能够被奉为神,德行差的的也被封为凶神。

由我找到记录的,如下:

重,

也就是句芒,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脸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的衣服,出行时驾驭着两条飞龙。

句芒是春天的神,和伏羲一同执掌东方天地,也是木神,带来生命,能够为人增寿。草木之精最具有生命气息,这也是古代道士炼丹使用瑶草琪花的原因,更是近来网络小说多有先天灵根的出处。

该,

也就是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人面、虎爪、白毛,执钺。

蓐收是秋天的神,和少昊一同执掌西方天地,也是金神。秋天多肃杀之气,金多兵戈之风,所以蓐收也是战争之神之一,刑罚之神之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