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才村老尹(1 / 1)

老尹是大理才村本地人,尹姓也是白族大姓之一。第一次来大理时,过来找房子,一进院门就看到满院子的花花草草,老板娘正在忙活着、给一些盆栽换土,看看小院子里郁郁葱葱、房间里窗明几净,一下子就喜欢上,当场就定下来了。

老尹家是个小院子,一栋二层的小楼,有一个三室的套房和几个标间、大床房出租;一楼还开了个超市,买了几辆自行车出租,在前面月华路边,家里另外还有一块地,平整了一下,可以给来旅游的人停车。住他家的可以免费停车。

老板娘是才村北面不远的马久邑人,麻利干练,风风火火。平时房间出租、房间打扫、到外面叫人停车、自行车出租,初一十五烧香敬佛,这些都是老板娘一手包办。暑期大热天的,阳光强烈,我经常见到老板娘满脸红光、脚步匆匆从外面回来,聊上几句又赶紧去做饭;尽管忙忙碌碌,却没见老板娘说累的时候,每天都像一台刚加满油的发动机。

老尹就每天守着他三十来平米的小超市,不紧不慢过着日子;超市从早上七八点开门到晚上十一二点,营业时间很长,在淡季的时候人也不多,难免有些无聊。除了有时朋友聚会或者饭后散步,老尹都得看店;慢慢地,老尹在家里的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小,最后仅限于他的这个小超市:在超市里老尹说一不二,出了这个超市,老尹只说二不说一。

老尹最早做过木匠打沙发,有一把好手艺,前后做了十多年,现在还有徒弟仍在干这一行的。他还是大理最初开奶茶店的那拨人;他现在的这个院子,就是那时置办下的,那时候这个地方住了有五六家人,老尹一家一家谈、一家一家买,终于有了自己的小院子。

大多数的白族村民都热情随和,有一次我找房子到一家院子,问主人,主人回答说:房子没有,有茶。我竟然接不上下句来,只能连说谢谢。老尹俩口也是如此,很容易打交道,和租客们相处很融洽。才村村民盖个新房了,娶个媳妇了,孩子满月了,都会在本主庙里办酒席,老尹经常会带上租客去坐席,我也跟着去了好几次,顺便也了解了不少白族的习俗。但有时候碰到没素质的客人也很让人无语,有一次来了两车自驾游的六个人住套房,晚上就买了两大包猪板油在屋里炼油,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就走了,扔下一堆油腻腻的锅碗瓢盆,老尹媳妇一大早就在院子里刷洗;要是我估计就爆粗口了,但老尹俩口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

老尹一儿一女,双双大学毕业,这在才村大概没有第二家,估计洱海周边也不多见。两人都是又有才又有貌,帅哥儿子前几年结婚,娶得美貌文静的研究生意中人;亭亭玉立的女儿今年刚毕业,这一儿一女就是老尹家的骄傲。

我平时经常在这个小超市闲坐聊天,并把这个过程当做旅行的重要部分,很多白族的传统和习俗都是老尹和他媳妇告诉我的。超市里面人来人往,村民们来这里买东西多少总聊一两句,这里就成了一个小小的信息交流中心,就让我想起了水浒传里朱贵的酒店,或者是沙家浜里阿庆嫂的茶馆,才村里的大小信息,都在这里交汇,待的时间长了我也能略知一二,好像半个才村人一般。我在才村认识的白族本地人,基本都是在这里碰到的老尹的朋友,才村老杨的餐馆开业聚会的时候,我是座上唯一一个既不会说、也听不懂白族话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