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山匪(三)166(1 / 2)

程柏蘅洗了手,被一个妇人请到了最大的那间石屋中。郑辰琮、赵卓几人正与王大当家的攀谈正欢,厅堂中热气腾腾飘荡着诱人的肉香味,圆形石桌边火炉上的砂锅里翻滚着大块的鸡肉。王大当家的请她过来坐在石桌边上,亲自舀了一碗鸡汤过来道:“小兄弟辛苦了,这鸡煮了半个时辰也熟得差不多了,先喝点鸡汤暖暖身子吧。”

程柏蘅正觉得又饥又渴,谢过了王大当家的就端着鸡汤往口边送,赵宁儿不动声色地抓住她的手肘,附在她耳边小声问:“防人之心不可无,怎么你也不试试有没有毒就敢喝?”

程柏蘅微微一笑,也在她耳边轻声道:“这鸡汤是清汤的,里面也就放了点粗盐和老姜,下毒是掩盖不住的。”说着沿着碗边吸溜着喝了一口,大声赞道:“好香!应该是一只三年的鸡吧?”

王大当家的问:“这锅里有两只鸡,有一只确实是三年的鸡,还有一只是几年的,小兄弟能尝出来吗?”

程柏蘅又喝了一口,眼珠转了一圈点头道:“嗯,另一只就年轻了许多,约摸有一年半了吧。”

王大当家的惊奇地瞪大眼珠:“小兄弟你太神了,仅凭一口汤便能尝出这鸡是几年的。”

“故弄玄虚,让大当家的见笑了。”程柏蘅放下汤碗指着砂锅道:“你看这只鸡爪上的鸡拐已经长得很粗很长了,比它的一根爪趾还要长上一些,这是至少三年的鸡才有的。而锅沿边的那只鸡爪,它的鸡拐就短了许多,看上去也不锋利,大概有一年半吧。”

郑辰琮兄弟、赵卓兄妹都是王室子弟,虽然过得不是那么金尊玉贵,却都是不懂这些农畜之事的。梁小青兄弟的养父种菜时虽然养了几只鸡,但因为去得太早,二人童时便开始漂泊不定,也是不知道这些的。梁小军好奇地夹起那个大些的鸡爪,用手去触碰那黑亮亮的鸡拐,高兴道:“是呢,这鸡拐真锋利,像一把弯刀一样。”

这时,吴庆一瘸一拐地抱着一个酒坛进了屋,往桌上一放嚷道:“大当家的,这回老崔可算是出血了,他这松液酒过年都没舍得拿出来,今回说给大当家的待客,尤其是请这位会医术的小哥品尝品尝他酿的酒怎样。”说罢指了指程柏蘅。

王大当家的喜笑颜开道:“这酒酿起来麻烦,老崔可是宝贝得紧啊,今日沾客人的光咱们也喝上一碗。”他举着坛子晃了晃拍开坛口的封泥,给众人都倒上了一碗。当然,赵卓拦着没有给赵宁儿和梁小青兄弟俩倒酒。

程柏蘅端起酒碗尝了一口,点头赞道:“入口绵柔,果然有一股松香味。好酒!”

王大当家的也饮了一口,笑道:“几年了,我也不过是第三次喝到老崔酿的酒,就是这酒坛太小了,还不太满,怎么能喝过瘾啊。”

一碗酒下肚,众人面泛红光,屋里更是温暖气氛也更加热络。王大当家的便开始询问赵卓几个人的来历。赵卓环视了一眼郑辰琮、郑辰琪兄弟,凑近王大当家的小声道:“不瞒王大当家的,我们兄弟几人都是西羌人,这几年一直在京城做些小生意。前些天不小心得罪了京城的大官,不光赔光了钱财,一家人差点小命不保,我三弟的一条腿还差点被打断了,到现在还没好利索。为了逃脱仇家的追杀,我们这不要绕道回西羌老家去。”

王大当家的抬眼打量了赵卓几人一圈,点头道:“怪不得听起来赵兄弟口音挺杂,有些像京城口音,又不是很像。”

赵卓接着问:“王大当家的,你到咱们寨子之前是做什么的?”

王大当家的苦笑了一下道:“家门不幸啊。看来几位也不是官府中的人,我也没必要掖着藏着的了。”

王大当家的名叫王诚,他的父亲是鱼台县一名衙役,虽说不上富贵也是衣食无忧的。王诚自小喜爱读书,但《大弘律》规定“娼、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因此他是无望科举的,在上了几年私孰后,其父便让王诚去登封县武馆拜了师父学习拳脚兵刃,十五岁上便子从父业,回到鱼台县衙做了衙役,因为功夫不错又识文断字,人也豪爽仗义,不到二十岁便当上了都头,之后又积功升为典史。不久后他迎娶了鱼台县一家富户的女儿许氏,生了一子一女,小日子也倒过得滋润。

王诚的妻子有个继兄,是他岳父的妾室带来的儿子,他的岳父一直待继兄母子不薄,供他念书识字并考中了举人。这个养子却是狼子野心,要求分其养父的半数家产去京城活动谋个官职,许老爷只是依嫡子份例分了两千两银子给他,银子到手后这个继舅兄反脸不认人,与许家划清界限再不往来。后来,这个继舅兄几经钻营傍上了京城的权贵,七年前曾衣锦还乡到许家炫耀,还要接其生母到京城享福,可他的生母却是于一月前病逝了。这个继舅兄自此更是恼恨上了许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