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离京230(2 / 2)

崔律死命捂住腰间,伸脚去踢吴庆,骂道:“吴庆你这个癞蛤蟆,天天就惦记老子那几坛酒,那是老子天天起早贪黑去松林里采露水酿的。你若再蛮缠,保准以后再不给你一滴酒喝!”

吴庆的癞痢头用了程柏蘅给的熬草药洗头的方子,现下已经好了许多,头发重新长了出来,虽然不长但梳得光滑顺溜,人也显得精神了不少。今年他与吕俊才的寡妇姐姐看对了眼,正准备找王诚做媒求一门亲事,所以最恨别人再提他癞痢头的旧事,这回听崔律说起癞蛤蟆顿觉受了侮辱,抡起拳头便要揍他。眼看就要打起来,王诚和吕俊才赶紧上前将两人拉开。

王诚气色很好,与程柏蘅和郑辰琮说起了半月前的那桩事:“听在汝宁县当差的兄弟讲,六月初九那日有几位刑部的官员拿着文书来到了县衙,很快孙典吏便带着衙役们包围了刘家湾刘贵的宅子,刑部官老爷说不必押送回京当地处置,点人造册后当即连刘贵一家都砍了头。程姑娘,你是我王家和岳家许家的恩人啊,多亏了你的筹谋,我父母妻儿还有岳家全家之仇才能得报!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立时便去了伏牛山请凌霄阁的玄虚道长做了三天法事,为他们超度冤屈的亡魂。”脸上挂着笑却还是流下两行泪来。

程柏蘅安慰他道:“新帝很快便要登基了,现下王大哥已不再是朝廷通缉的犯人,你的亲人也可以翻案了。。”

王诚道:“是啊,神龙寨虽是咱们兄弟落难时的庇护之所,但山里的出产实在有限,很多时候大伙都吃不饱,尤其人口越来越多了,为了让大伙吃饱穿暖,也不得不做一些昧着良心打家劫舍的事。这几年我也想做些什么,为寨里的男女老幼谋一个前程。你看这几个孩子又懂事又聪明,眼看着就长起来了,很快也得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不能一个个都老死在这里吧。”

郑辰琮频频点头,道:“是啊王大哥,咱们寨子虽处险要之地易守难攻,但若哪天官府决意要剿灭寨子,只需封了道路断绝咱们与周围百姓的联系,寨里缺米无盐,要么饿死要么下山寻个出路,到时候便失了安身立命之地,个个都有性命之忧。还是为大伙谋一个长远才好。”

王诚道:“我也琢磨着回鱼台县投奔我县衙那几个兄弟,再从捕快做起也行,谋一份生计也能养活几个人。这些年我也攒了上百两银子,还是要到鱼台县买上十亩八亩田地,种些粮食瓜菜,慢慢将大伙都接出去。”

崔律也道:“王大哥,我也可以开个医馆,为老百姓看病就少收钱,为富人看病就多收钱。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去开个酿酒作坊,以我老崔酿酒的本事,养活十个八个人应该没问题。”

程柏蘅道:“两位大哥说的都是正途,不过买地开酒坊都需要本钱。去年我从汉中出来随身带了三百余两银子,拿了几十两到京城租了个院子,置办了豆腐摊的营生,现下还有二百多两,就放在在寨子里住的那间屋子。这些银子都给你添上置地赁铺子,好叫大伙安安稳稳过上太平日子。”

王诚面露赧色,连连摇手道:“程姑娘,王某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说说今后的打算,这么一大笔银子王某可不能收。”

程柏蘅却道:“王大哥,你不要推辞,何况我也不是白给你们的。我有一个条件必得王大哥答应,从今以后咱们寨里再不可做打劫的买卖,要安分守己,勤恳过活,还要善待乡邻。只有这样,才可保大伙长久平安。”

王诚连声应是,道:“这个程姑娘可以放心,我自是想带大伙走一条长久之路的。新帝登基天下太平,趁着大伙都是年轻力壮,都有一把子力气不信咱们没个出路。”

郑辰琮也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道:“王大哥,我这里有二百两银子,也算我一份心意,王大哥多置办几亩地吧。”

王诚还待推辞,吴庆却是乐呵呵地接过银子和银票往王诚手里塞,道:“大哥,这是程姑娘和郑小哥对咱们寨子的一番厚意,再推脱便是失礼了。这银子就当是借的,等今后咱们兄弟们的日子过好了手头宽裕了,慢慢还给两位恩人就是。大哥你要实在过意不去,再还些利息就是。是不是啊,程姑娘和郑小哥?”

程柏蘅也劝道:“王大哥,这些银子不用还的。等你们安顿下来,再做一些扶危济困周济寒苦的事情,便算是对我们的报偿了。”如此王诚便万分感激地收下了。

程柏蘅又问:“这些日子我师父怎么样了?”

王诚道:“我虽没见过那位高人,但我知道他应该很想你了。”

程柏蘅问:“王大哥没见过我师父,怎么知道他想我了?”

王诚笑着说:“给你看一样东西。”

他回屋拿来一个竹筐交给程柏蘅,程柏蘅一看里面装着不少薄薄的石片,上面有的刻着一只鸡,有的刻着一条鱼,还有的刻着一个西瓜,一时不解。

王诚解释道:“那位高人想要吃鸡了,便在筐里放一块刻着鸡的石片,想要喝酒的便刻一个酒葫芦。这些日子就是刻个小人送下来,我都不知道给高人送什么上去了。好在你回来了。”说着从筐里捡出一块刻画着小人的石片给程柏蘅看。

虽然那小人刻得粗糙,但那瘦高个、那发髻还有那笑容一眼便能看出刻得是自己,程柏蘅又拨拉了筐子里的石头,发现筐中还有好几块刻着小人的石片,登时感到心中暖暖的。她仰头望着崖壁上垂下来的麻绳,经过半年的风吹雨淋和日常拉动摩擦,那三股的麻绳已被磨得只剩两股,剩下的两股也有些破败不堪了,应该不能再承担一个人身体的重量。

王诚知道他的意思,笑道:“早就准备好了。”他取下了麻绳上拴着的小筐,又拿来一大捆新麻绳系在旧绳上,由旧绳牵着绕过了崖壁上那株松树,很麻利地换好了新的麻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