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围城(八)222(1 / 2)

夜半时分,在黑暗的地牢中,程柏蘅脱下身上的赭色囚服,换上自己原来的粗布衣裳,将柴草装入那身囚服之中,摆在床上又拿破被盖住半截身子。之后从床板之下抠出一块小木块和一把长长短短的细木条,很快将这些木块拼成一把钥匙,来到牢室的门口从铁栅间伸出手,木钥匙伸到大铜锁中轻轻拨动几下,铜锁“咔哒”一声便打开了。

程柏蘅沿着甬道悄悄往外走,刑室隔壁的班房守卫地牢的几个兵士正凑在一起一边说笑打闹一边围着火盆烤豆子吃,一个兵士一边往嘴里扔豆子,一边骂:“他娘的,一天五两粮食喝粥都喝不饱,一脬泡肚子全空了。还不如这些马,还有带豆子的细料。”

有一个兵士将豆子穿在铁签子上架在火盆边烤着,道:“以后谁也别传出去啊,我们堂堂刑部的官爷竟和骡马抢吃的。”

另一个嘿嘿笑道:“这几天,我都怕休值在家,我那几个半大小子除了抢吃的就是嚷嚷饿,吵得脑袋嗡嗡响。当值多好,耳根子清静,还能有豆子吃。”

“昨日我尝了尝这些犯人的粥,差点吐了,粮食都霉了吧,这也能叫吃的,狗都不吃!”

“哈哈哈,所以你才不吃是吧?”

“你个老小子,竟敢骂爷是狗!”

“我可没说,是你自己硬往上凑的。”

……

程柏蘅闪身从他们身后穿过,一边倾听他们的动静,一边照着锁的形态拼出合适的钥匙试探了几次插入铜锁之中,随着轻轻的一声“啪”,锁被打开了,程柏蘅迅速闪身出了门外,重新将硕大铜锁锁好。而在这门外面,仍有一道包着铁皮的门。

“什么动静?我听见好像门响。”

“大惊小怪什么,这不豆子爆了吗?”

“不是这个动静,是外面。”

“该不会是长官来夜巡吧,快出去。”

一群兵士纷纷出门来瞧,却见两个门都好好的关着,透过门上铁栅看出去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几丝微风吹来。

此时程柏蘅手脚正撑在两扇门框之间贴在地牢的墙顶,门框上潮湿滑腻,为了不致滑落,程柏蘅手指都插进门框的缝隙里了。

“虚惊一场!王龙、王虎,你们兄弟两个在这里守着,咱们回去烤豆子,一会换你们。”

“是,小旗。”王龙、王虎不情愿地应了声,他们站在内门边晃来晃去,不时伸头往班房里瞧上几眼。

不知过了多久,程柏蘅的手脚抖得厉害,牵扯得门框也咯咯作响。王龙听到响声,凑近铁栅开始向外打量。

一阵熟豆的香味飘出,王虎肚子“咕噜噜”响了几声,他也顾不得守门了,大叫着:“给我留几个。”伸脚跨入班房。王龙见他进去,也如同脚底抹油般跟了进去。班房里面又吵吵嚷嚷响成一片。

程柏蘅轻身落下,以同样的手法打开了外门,人一闪到了门外,又重新锁好。这一次,门环清脆碰响了一下,不过被班房里的声响盖住了。

瑞鹤宫寝殿。

郑辰琮辗转难眠,程柏蘅那惊疑的眼神一直在脑海中浮现,他懊恼地拉过薄被盖在头上。

肩上的伤接连两次裂开,到现在还是阵阵锐痛,不过这痛也算不得什么,更深痛苦在心里。

郑辰琮从未像如今这般绝望。十年前的他,作为一个皇子有母亲的爱护,兄弟的陪伴,父皇虽然看上却是严厉,自己却知道他内心的柔软和慈爱。那日一朝宫变,永远忘不了母亲流着泪向玉葵姑姑的嘱托:“带康儿逃出去!”于是,他们二人九死一生逃出正京,再也没有见过父皇和母亲一面。

太子哥哥在哪里,郑辰琮觉得哪里就是自己的家。他们边打边退一路来到蜀地,这里每日都是湿乎乎的,吃的不习惯,可自己还是交了一群伙伴。“杀老贼,报仇血恨!”这是自己的终生的愿望。自己每次练武的时候,都会想像眼前就是那个仅见数次的仇敌,自己射出的箭一次次命中红心,就像是一次次射中那老贼的心脏,自己的长剑每次挥出,都会想像劈砍的是他的头颅,挑断是他的手腕,刺中的是他的胸腹。

这几年,自己带着一支谍卫在正京城经营得不错,刺探出不少紧要的情报,帮助太子哥哥打下一场场胜仗,虽然自己数次险些丢了性命,但仍是乐此不疲。尤其是阿蘅来正京的时候,她机敏聪慧一身本事,如同在郑老贼眼中插了一根钉子,端死士营、偷布防图、破解暗语、救出三哥和六弟、给郑老贼下药……一件件一桩桩,大快人心。

郑辰琮甚至故意翻来覆去弄痛伤口,才能将自己人从绝望谷底拉回来一点。为什么不干脆在那次受重伤时死掉,便再也没有这样的痛苦了。不知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活下去,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太子哥哥,就算是死也难以面对父皇、母妃、朱宣和一道战斗过的兄弟们。

还有袁未央,她已经等了自己好几年了,自己这样的身份是再配不上她的,要早一些与袁家解除婚约,让她趁着青春另择人家。

突然,郑辰琮心中冒起小小火光,自己没了婚约,而赵卓也另娶她人,那阿蘅……如果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会不会瞧不起自己,会不会恨自己?心头的小火光慢慢熄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