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的复兴49(1 / 2)

华夏传统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

石达开是相信中医的,空穴不会来风,即使看起来很荒诞,但有的时候,中医就有这个本事,化腐朽为神奇。

石达开在江口镇起家后,他就开始培养中医,到了平南县后,更是开始种植草药,教中医用药。

石达开对中医的培养很成功,不到一年,中医后勤组,出了不少名医。他们不但会中医,还通过和传教士的交流,慢慢学会了放血,手术等西方的外科手术。

黑旗营里,就有不少中医医生中西结合,啥都会。石达开不得不相信,哪一个行业都有天才。华夏十圣里面的扁鹊,之所以入选,就是因为被中医后勤组,奉为祖师爷。

为了估计中医,石达开成立中医院,设院士,授伯爵,目前共有四人获得。

石贵清,黑旗营第一中医,号称只要不是必死,没有他治不好的病。

石贵清,原籍平南县,在梧州后勤营。他现在也有徒弟,普通治疗一般不出面,他负责黑旗营的疑难杂症。

他因治病有功,石达开赐伯爵。石贵清经常往来应天府,和石家都很熟悉。

石贵清少年时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来到黑旗营后,更是精研医术,能博采众长,深得中医奥秘。他为人低调,谦虚谨慎,是中医院院士。

石贵清是个好人,他不问患者的地位,都一视同仁,给予医治。即使非常严重的病,他也尽心尽力诊断医治。

他还完全按照后勤营的规定,一文钱、一杯酒、一尺布的的报酬都不要。

黑旗营的陈新,突然得了名为“幽痈”的病症,胸腹部肿的就像扣了一只大碗。在就医时,错误地给进行手术开刀了。

手术后,陈新痛彻心髓,血流难止,气息奄奄。后来石贵清诊治,不到一个月就痊愈了。

原来,“幽痈”是传统中医认为的“腹痈”的一种。这种病的症状是在肚脐上方7寸左右,有鹅蛋大小的肿块,引得两肋胀痛。

由于平时吃的大鱼大肉太多,吃得过于好,突然遇上烦心事,导致忧思气结,肠胃不通,郁结为肿毒。这种病症,和《西游记》中朱紫国国王所患的病症差不多。

孙寿,家世不详。孙寿因为医术神奇,在复兴港远近十分出名。他平日都在黑旗营,从不出诊。

得病的海军战士,孙寿就详细询问病人的情况,都能判断出病人的病的轻重。他认为可以医治,就说个方子,无不奏效。

他治病不一定符合传统中医的理论,治病开的方子也是千奇百怪,不一定都用药材。如果他认为病人没救了,就怎么也不给方子。

海军有一个叫安温的人病了,来请求治疗。孙寿说:“慢慢养着吧,不用开方子了。”

过了几天张钊来了,请求给安温医治。孙寿说:“你快点往回走,要不就见不上了。”

张钊往回走的半路上,碰到了报信的,才知道安温已经死了,不由得叹道,“卧槽,无情!”

孙寿还给妇女治小产,方子是用这名妇女的裹腿带子二、三寸,再加上过去花轱辘车,拴车轴油葫芦的绳子一寸左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