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石达开炮打梧州水师31(1 / 2)

后勤营演讲很成功,石达开让李秀成继续主持,入玄门的事宜。他来看黑旗营,主要是看看炮兵。

太平军制订了一套炮战之法,每一队约二三十人,用一炮位居中,藤牌四五面在前,打炮时藤牌一张即响炮,响完藤牌仍闭。

此时的黑旗营与清军都普遍使用枪炮雷等工具,武器处在旗鼓相当。

石达开还设立了专业的枪炮军工厂,就在平南县城靠近江边。

石达开在江口镇进行军工研发,在平南直接进行批量化生产鸟枪。

石达开让张钊负责,想办法从香港、澳门购买新式洋枪,同时自行模仿生产抬枪,计划让黑旗营先使用传统鸟枪、抬炮。

石达开对张钊直言,他最希望得到的是西洋武器。他如履薄冰,不知道能不能到达对岸!石达开对于能不能驱除鞑虏,复兴华夏,他心里也犯嘀咕!

不过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石达开咬牙坚持,重金购买,终于获得了几个洋枪,他设立了“火器馆”进行技术山寨研发。

买武器要钱,石达开只能扩大势力,派罗大纲率五千红旗营沿江而上,打浔州,破贵县。

他还任命冯子材负责南征,目的地直接是南海边。冯子材祖上世居广东省南海县沙头圩,乾隆年间,该圩遭受水灾,他祖父便迁到钦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六月二十七日,冯子材出生在钦州,此时隶属广东。

童年的冯子材,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他4岁丧母,10岁丧父,舅父黎氏欲收养冯子材,被他拒绝。

他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

为了活命,冯子材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祸不单行,他家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

十五岁祖母去世,求生的欲望,驱使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二十多岁时学得一身好武艺。有了武艺,他以保镖为生,护送牛商赶耕牛到廉州(今合浦县)去卖。

道光三十年,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反清。咸丰元年(1851年)四月,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

五月,刘八进攻博白失败,冯子材接受清政府的“招安”,并被改编为“常胜”勇营,然后被石达开说服,来了平南县。

冯子材和刘二,也就是刘永福都是广东钦州人,石达开派他们带五千红旗营,打到钦州去,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他告诉张钊,以后这里就是太平军的海军港口,名字取华夏复兴,就是复兴港,让张钊负责海军,跟着冯子材去南海边。

这里说一下刘二,刘永福也是一个客家人。刘永福的十二世祖刘千一,原是明代的一名贡生,原籍在福建汀州府上杭县。

明朝弘治年间,他家迁到广西白州衙前村,后来逐渐务农为生。刘永福的父亲刘以来和叔父刘以定,迁到广东钦州防城司属古森峒小峰乡。

兄弟俩安家后,除勤力耕稼之外,还兼作小买卖,刘以来甑酒零沽,刘以定屠猪挑售,家境渐有起色。十年间稍积余资,便建起一座一排三间的泥砖屋。

经济好转,就有能力娶妻生子。刘以来四十岁时,始娶邻村再醮妇陈氏,道光十七年九月十一号生下了独子刘永福(初名建业)。

因排行老二(含陈氏与前夫之所生之子李保哥),故小名刘二,谐音刘义。

刘永福幼时,叔父刘以定沾染赌博恶习,刘家经济再度败落,兄弟俩只得析产别居。

分家后,刘永福家迁往北鸡村,但又碰上土地歉收,一家人终年辛勤操劳,却不能维持温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