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华夏纪年土地革命30(1 / 2)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公务员考试很顺利,来参加的全部录取。石达开经过面试,认定甘濂为第一名。其他公务员集合,到江口军校参加半个月军训,然后自己选择职位。

甘濂字健生,是大黎一个客家地主的儿子。他比石达开幸运,十九岁中了秀才。然后到广州游玩,看到洋人横行,立志要改变。

他本来对大清寄予厚望,可参加举人考试两次都名落孙山。今年他已二十七岁,记忆力大不如前。

他是一个文人,好游学,出来散心遇到一云游道士。道士指点一番,说要摆脱现状,他有三个选择。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没有选佛法,也没选墨门,他选兵学。广西烽火四起,他放弃做大清顺民,来平南县参加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很顺利,黄玉坤有功劳,说话声音也大了。他建议采取新的历法,石达开同意了,以金田起义为华夏初年。

今年是华夏二年,石达开发布全军令,黑旗营和红旗营配合,平南县执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比较简单,城市和土地全部归太平军所有,地主,农民进行土地登记,登记以后发放土地证,没有登记的土地,一律归太平军拥有。

军队实行圣库制度,太平军的家属,全部加入后勤营,免费供吃供喝,参加军屯。太平军退伍后按照功劳分田,太平军的家属可以选择退出军屯。

甘秀才的家族在大黎,也有土客矛盾,他请石达开调解矛盾。客家人是甘秀才的家族,土人是世代居住大黎的本地人,多是壮族。

大黎的矛盾因争山林水利而起,逐渐积怨加深,最近常常发生械斗。甘秀才曾经请大清官府出来调停,由于大清当官的都想从中渔利,没有办法解决。

矛盾既然存在,没有人来解决,客家人和土家人的械斗照样发生。这种打斗有时会升级,甘秀才很为家族担心,也为亲人的生命安全担心。

甘秀才说,其实大家也不想打了,他的土人朋友也为此苦恼万分。石达开听甘秀才说了原委,决心解决客土之争。

石达开骨子里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当然作为有野心的人,他主张华夏民族平等。他对土人平等相待,不偏倚客家一方。

石达开宣布,以后客家人如果不能融入当地,可以搬到平南县城外。第一个例子出现了,大黎客家人在甘秀才的带领下,到平南县居住。

石达开当然要鼓励,大手一挥,给了甘秀才家族大片荒地,按照政策,还免征一年田赋。

大黎土客之间多年的积怨解除了,土人很满意,对石达开十分感激。

解决土客矛盾只是很小一部分,石达开的大部分时间用在黑旗营训练,伟人说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他重视后勤,大米、面粉、肉食全天免费供应,太平军可以敞开了吃。军服统一,按照太平军样式,只是在前胸后背多加了华夏两个字。

军官和士兵吃住都在一起,不许体罚士兵,最主要的事情,参照前世军训,每天进行分小队训练,增加内部凝聚力。

石达开严抓训练和纪律,他是要打造,能对抗西方列强的近代军队。

石达开还要求,在土地革命时,要对穷苦百姓照顾。有顽抗的地主村寨,一律强攻,得来的粮食钱财,先归到圣库,可以申请赈灾。

只要参加太平军的家庭,全部接到后勤营,参加屯田,免费供吃供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