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 / 2)

  而且,这样就能请他帮自己一个忙了。

  高长松给李林同塞了一封信,委托他带给钟离珺。

  李林同自然满口答应,他问:“还有要带的吗?”

  正是他这么说一嘴,高长松猛拍脑袋道:“坏了,把师门忘了。”

  哎,不行不行,复制粘贴一部分内容吧,师傅要知道我没给他写信,肯定要哭了。

  作者有话说:

  *本赋引自苏轼的《猪肉赋》

  ——————————

  高长松:写信ing

  #留守的松松与外出打工的钟离珺#

  第122章

  快一月后,信才被送到钟离珺手上。他到底没为白酒远走乌斯藏,大唐也进口了不少白酒,除了价高没毛病。

  钟离珺在长安城内行走多年,颇有家资,他也不是酒鬼,对各类酒水只是品鉴罢了,遇见美酒愿意小酌,成日泡在酒精中是要不得的。

  他买了几小瓶藏在家中,配菜品一品,便一心扑到本命法器上。锻造、升级,这些都很费时间。

  好在锻造也不是他锻,请来的炼器师做大头工作,需要他时当个工具人就行。

  李林同上门时钟离珺正好在家,高长松也不好意思让人家帮忙捎东西,只带了一封信,闻说是从乌斯藏来的,钟离珺眼睛就亮了,迫不及待打开看。

  信用白话文翻译下,内容如下。

  展信佳: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近日我在乌斯藏除制酒外还开了村店,来高老庄买酒的外地商贾越来越多,家实在住不开。

  除酒外这些时日还从《易》中找到新养猪法,经过此法黑猪肉已不是过去的贱肉,肥瘦相间不输羊鸡,我用此猪肉做了两道菜,其一名为东坡肉,其二名为卤肉……

  之后又细致地描绘一番如何做。高长松本意是好的,对钟离珺公开秘方,即使对方远在长安也能做出相似的菜肴,在菜谱家传的唐代,他慷慨至极。

  然而,钟离珺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比起做,他更想立刻吃。本来,劁猪养猪周期挺长,有那时间都能两地打往返了。

  等高长松写完近期生活后,就话锋一转开始讲他的所求了。

  说来挺不好意思,他跟钟离珺相处也不算多,竟然就要让他帮忙了。

  哎,毕竟是跟“升学”有关的事儿,怎能不问问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