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侦察赵国边界线53(2 / 2)

听到胡人骑兵离去的消息,平城邑肥司皱了皱眉。

说实话,他与林胡诸部交战数十次,对游牧骑兵的套路非常熟悉。小队游牧骑兵多是劫掠商队,或劫掠村落,而这种来侦察一番后离去,则是大规模入侵的前兆。

“黑灾白灾打草谷,一个铁锅当嫁妆。”这是草原常态,秋季是游牧部落结亲的高峰时期,那么春夏季劫掠便是往年常态,要结亲前肯定要来打劫一番。

“安排骑兵,将此竹简送至句注塞(雁门关),这支竹简八百里加急送至邯郸!”肥司将刻好的两卷竹简,交给了卫卒长。

“另,去见下吾族肥氏,告吾族边关之急。将此竹简交于他们。”肥司将一个额外打包好的布卷,交给了卫卒长,语气有所叹息。

句注塞,又称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自古以来就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塞。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自那时起,句注塞一直是中国北方边防的重要屏障。

“另,安排两队斥候,随胡人骑兵.....予以死士报酬,诺好生待其家人。”邑长肥司叹息道。

卫卒长也感觉到了邑长大人的心态,于是保证道,“私必定完成大人交付任务!”

很快,两队人马率先出城,这是两队赵国斥候骑兵,对平城邑周边转圈侦察一番,回报胡人骑兵已离开。

卫卒长这才让身负重要竹简的骑兵出城送信。

由于亦思娜走的时候,根本没有做马匹蹄印的抹去,也没有顾及直接从赵国村落旁穿过。

只是,这种大胆嚣张的举动,让赵国村落村民一阵慌乱,原以为这群胡人是来打家劫舍的,结果,人家头也不回就走了,所以沿途留下了许多痕迹........

“母狼大人,后方似乎有赵国斥候在跟踪我们。“一名女亲卫骑马来到亦思娜身旁,低声报告。

亦思娜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想探明我们的意图?哼,就让他们跟着吧,我倒要看看,凭我们速度,找个能耐到什么地步!“

赵国斥候对这支突如其来的骑兵感到十分困惑,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装扮的胡人,他们装备精良,但不打家劫舍,也不抢劫杀人。

甚至这群胡人骑兵,还向赵国国民问路,甚至交换物品购买食物,这些行为让赵国斥候们完全摸不清胡人骑兵的套路,与印象中凶悍毒辣的胡人印象相去甚远。

当然,这是伊晨额外关注亦思娜,去赵国腹地侦察,就当是观光旅游,不要起冲突。

所以,亦思娜率领60库赛特骑兵,朝着平阴外围绕了一圈后,又迅速离开。

赵国斥候们紧随其后,却始终无法跟上库赛特骑兵的速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库赛特骑兵在赵国边城肆意侦察一番后,再从平阴邑外,经过高柳邑,沿着雁门山出了赵国边境。

而此番侦察,亦思娜也是有所收获的,赵国边城,除了两个平城邑、平阴邑两座小城,还有高柳、阳原两个小城,总数多达35个村落,这些村落除了赵国人,还生活着投奔赵国的游牧部落民,来自林胡各部、楼烦各部,以及东方燕国境内的山戎各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