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奏对(2 / 2)

嘉靖摔完东西,便感觉神清气爽,听到朱载堃的回答不由笑出了声,嘴角撇了撇,讥讽道:“好、好、好,你说我大明朝无人可用,你就有人用!满腹经纶的大儒,翰林院那么多的进士都不行,你就行了。”

“回父皇,常听京城的百姓议论,说儿臣乃是仙君转世。本来我是不信的,上天既然已经派下父皇这个帝君,便不会再派其他人来。但这场大病全愈,却让儿臣有了不同看法。”朱载堃略显尴尬的回答道,为了自己的将来,他还是选择硬着头皮将这场戏唱完。

“百姓真这么说?”嘉靖故作惊讶的喊道。

当时福王病重,这是他亲口对着底下人说的,怎么会不知道,现在不过明知故问。

“请父皇明鉴。”朱载堃直起身子,再次磕头答道。

嘉靖看着跪地不起的朱载堃,似乎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回想当年,初登大统时,自己也如现在这般无助。

望着这个几年不曾见过的小儿子,嘉靖最终还是不忍心,颤巍开口道:“起来吧!”

“上前来,离朕近点,让父皇好好看看你的脸。”

嘉靖挥手示意,一旁的吕芳连忙搀扶着朱载堃站起身起来。

“谢父皇。”

朱载堃激动的喊了一声,跪了这么久,让他都有些腿脚发麻。

吕芳搀扶着朱载堃向前走了几步,便搬着御凳请对方坐下。

“你的好兄长裕王,昨天向吏部上疏,要派个什么谭纶前往浙江历练,给胡宗宪做参军。景王,也向朕上了奏疏,你打算给朕上个什么疏。”

嘉靖从身旁的一堆奏疏中单独抽出两本,扔给朱载堃。

“儿臣不敢,只是想去江苏,替父皇实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朱载堃看了眼自己面前的两本奏疏,看着御座上的嘉靖,连忙跪下回答道。

“不行。”嘉靖一口否决道。

“现任的江苏巡抚是谁?”

“回陛下,是赵贞吉,是徐阁老的学生。”吕芳立刻回话道。

“吕芳,我记得江苏前两天刚发了大水,赵贞吉给户部上过一道奏疏,内阁看了没。”嘉靖看了看朱载堃,朝着一旁的吕芳继续追问道。

“请陛下恕罪。赵贞吉的奏疏,徐阁老已经看过了,只是司礼监最近几日一直忙着其他事情,还未曾披红,上呈陛下。”吕芳小心翼翼的跪着回话道。

“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让内阁重议,重新想个法子出来,朕等着看。”

嘉靖轻喊一声,语气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恼怒。

“载堃,我记得你是冬月出生的,等过了今年,也不小了,该成婚了。”嘉靖看着这位倔强的儿子,叹口气道。

“儿臣,明白。”朱载堃略微酸楚的回话道,内心莫名有了悲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