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奏对(1 / 2)

“是不愿,还是不敢。你自小便体弱多病,以至前年才给你完成封王大典,封号福王,食邑汉中六郡,就是让你能有个好下场。这个时候跳出来,是诚心跟着朕过不去么!”嘉靖看着跪着朱载堃怒吼道,宽大的道袍无风自动,此刻犹如厉鬼一般,威严遍布。

“儿臣姓朱,自然是为了朱家人考虑。”

朱载堃缓缓抬起头颅,直视着自己正前方的嘉靖皇帝,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怯弱,反而越发英勇。

吕公公见朱载堃口无遮拦,脸色顿时大变,立刻跪下喊道:“请陛下息怒,福王殿下不过是鬼迷心窍,现今见了帝君,这才慌了元神。”

他已经跟随陛下几十年了,自然明白皇上现在不过是想要一个台阶,天下没有不为自己儿子操心的父亲,但他也想不到这个福王殿下居然如此莽撞,不由心底里认为裕王那些人做事太过冒进了。

“朕让你答话了么!”嘉靖看着一旁插嘴的吕芳,眉头一怒,咆哮道。

吕芳见嘉靖发威,便不敢再言语,只好将脑袋死死磕在地上。

空旷的大殿此刻静的有些诡异,朱载堃挺着腰板,直直跪在地上,死盯着自己面前的嘉靖皇帝,不愿低头。

“哈哈。吕芳,朕居然小看了这个儿子。”

良久,嘉靖突然笑了一声,嘴角露出一抹令人难以捉摸的古怪愁容,身形自然舒展开来。

吕芳听到嘉靖开口,不由怀疑的看了朱载堃一眼,脸色瞬间惨白,原来对方并不是谁的棋子。

“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子民百兆,官员更是数以万计,这些都在朕的肩上担着。”嘉靖看着正直勾勾盯着自己的小儿子,脸色一转,缓缓陈述道。

“回父皇,儿臣有几句话想说,虽然父皇不喜欢,但儿臣还是要说,说完儿臣自会请父皇降罪。

我大明各省皆设总督,下有巡抚,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行都指挥使司,州府则有各地方长官,下临乡野。朝廷设有六部,内阁、国子监、翰林院等,官员数以万计,然就工部修新安江一事。

嘉靖四年,钱塘江泛滥,五年,新安江大堤花费白银二百一十万两,九年,新安江再次决堤,工部奏请拨款三百二十万两,嘉靖十八年,又修,嘉靖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八年、嘉靖三十五年、嘉靖三十八年。

父皇,就浙江的一条新安江,我大明已经花费了几千万两,更何况其他十二省,更甚者长江、黄河,若是如此下去,国之危矣。”

“够了,不要再说了。”嘉靖一把推倒身旁的宫灯,大声吼道。

吼完,便傲娇的将脸转到一旁,十四岁登基,大礼议出身,嘉靖帝朱厚熜自然明白自己的儿子接下来想说什么,无非是说他这个当皇帝的不称职。

吕芳转头看着一旁依旧直面圣颜的朱载堃,现在想掐死对方的心都有了,但苦于皇上并没有让他起来,便只好继续将头磕在地上,心中默默祈祷。

“父皇不让儿臣说,但儿臣还有一句话要说。”朱载堃倔强的喊道。

“说吧!说吧!无非是天塌下来,死不了人。”

嘉靖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自顾生着闷气。

“这一切,皆是我大明无人可用。”

朱载堃说完最后一句,便将脑袋埋在地上,本来是想将脑袋重重磕在地上,但怕疼,只好轻轻的俯下身子,不敢再去看正处于暴怒边缘的嘉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