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奏疏(1 / 2)

朱载堃听着门外的响动,便知道叱咤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几位风云人物,已经齐齐聚在一起。

三人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门口,眼神之中飘忽不定。

精雕细琢的门帘被人缓缓拉开,寒风夹杂飞雪一齐涌进屋来。

严世蕃拖着一条瘸腿,率先快步走了进来,抬眼望着屋子里正襟危坐的三人,脸色不由微变。

艰难的跪下身子,朝着面前的三人行礼道:“景王殿下、裕王殿下以及福王殿下,臣严世蕃祝三位王爷万福金安。”

“免礼。”裕王朱载垕抬抬手,面无表情的喊道。

等严世蕃行完礼,刚站起身来,徐阶便领着高拱、张居正走了进来。

“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给三位王爷请安。”

自诩清流的三人齐齐跪下行完礼,便立刻被起身上前的朱载垕拉了起来。

“诸位皆是我大明的栋梁,今日乃是私宴,不必在乎礼节。”

裕王笑呵呵的拉着徐阁老和高拱的手,邀请三人坐下,转头吩咐下人看茶。

朱载堃细细品着杯中的清茗,看着裕王个人的表演,不由心生佩服。

朱载垕难怪会被清流党的官员选中,一身做派倒不像是个王爷,反而看着如同一位温和尔雅的儒士。

可惜纵欲过度,几年时间就把自己玩完了。

小阁老严世蕃孤零零的站在门口,见裕王没有招呼自己的打算,也不在意,找了个位置随意坐下。

朱载堃看着这位嚣张跋扈的小阁老,对方果然如历史描述的一样,身体有些发胖,是个瘸腿,左眼眼睛看着有些异样,不知是不是瞎子。

明朝做官,其实对官员外貌也是有要求的。

严世蕃长的虽不如愿,但因其父亲严阁老的缘故,出了国子监,便直接青云直上。

现在更是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因替其父严嵩入阁拟票,而被人尊称为小阁老。

朱载堃回想起脑海中关于严世蕃的人物生平,对这位小阁老充满好奇。

当官的不怕你贪,就怕你贪了还不干事。

大明朝的俸禄很低,一个正三品的封疆大吏年俸才百十两银子,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这不是逼着这些人去贪污腐败么?

就在朱载堃观察着严世蕃时,身为内阁次辅的徐阶,站起身来看着裕王拱手道:“裕王妃诞下世子,乃我大明之福,陛下血脉得以延续,实乃上天恩德。诸位,不如大家以此为题,吟诗一首。”

身为清流,自然对诗词歌赋颇有心得,徐阁老的这一提议立刻便得到了其他两人的支持。

很快,徐介便作好了一首七言律诗,一旁候着的王府下人,将诗抄了下来,分别递给三位王爷。

朱载堃拿起手里的纸张,徐阶不亏贵为大明次辅,正经的进士出身,写得诗,就连他这个门外汉都感觉优美至极。

有了徐阁老的开头,剩余几人也飞快的作了诗,三人风格各不相同,但皆是难得一见的好诗。

严世蕃见清流党的几人看向自己,便心知这几个人目的便是让自己难堪。

尽管如此,严世蕃也丝毫不惧,提笔思索片刻,便写了一首中规中矩的诗来。

朱载堃看着严世蕃让人交上来的诗词,不由对其又高看一眼,极智近妖,能在史书上留名,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

西苑,乾清宫。

“主子,这是内阁昨夜加急拟好的奏疏,司礼监看了,没有问题。”吕公公双手捧着一份奏疏,看着大殿中闭目养神的嘉靖帝,小心翼翼的喊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