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巨型太阳风(1 / 2)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占据了全太阳系99%以上的质量。作为一颗黄矮星,正处于主序星阶段的它其实是相当温和平稳的,至少不像是那些年轻的恒星动不动就爆发一阵强烈的恒星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绝对安全的,这毕竟是一颗以氢核聚变为核心的恐怖天体,哪怕是它稍微的一震也足以摧毁人类文明无数次…

星球防御系统已经初步建立,激光卫星在建造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宇宙中各种辐射的影响,所以采用了很大一部分机械结构的它们其实并不会受到恒星的太多影响。

就是那些很精密的仪器比如说光刻机超级计算机之类的则是被代入了专门的密闭空间内,就是那种采用了多层防震隔热抗辐射材料所制成的房间。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古神星也如同计算中那样受到了水星巨大引力的拉扯,切入到距离太阳很近地轨道上,他此时正以每秒钟一公里的速度接近太阳,并已超过四百公里每秒的相对速度在太阳周围运动。

在进入加速轨道也就是引力弹弓那最弯曲的一部分的时候,胡涛将在会空间站待两个月左右。

在古神星到达地月系统之后空间站的体积其实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增大,并且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三个之多。

胡涛所在的这个空间站是原本谷神星上的,为了增加它的容纳性以及承载性文明联邦已经对它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改造。不仅增添了超过十个大型模块,更是并入了一整套的半无人化系统以及一套大型生物循环系统。

在待在空间站的这几天里,胡涛几乎将所有的模块都检查了一番(其实就是像旅游一样游览了一遍而已)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莫过于是那个巨大的天文望远镜。

地球时期曾有两个划时代意义的太空望远镜,一个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一个是韦伯空间望远镜。

而装载在空间站上的这一台望远镜将成为第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太空望远镜!

这台望远镜完全展开后返深面积可以达到近一千平米!同绝大多数望远镜相同的是它具有全频率波段光辐射探测能力,不过最为特殊的是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引力探测能力!

早在百年前引力波就已被人察觉到了,当时它只是作为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证据,不过现在它已然变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观测手段。

只是由于技术限制的问题,目前精度最大的引力波探测仪器也仅仅只能观测像行星恒星这般庞大的天体,而且距离要足够近。

今天是一个很寻常的日子,因为今天正好是2088的最后一天。

人类逃亡的时候地球正处于六月份,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才刚刚开始。然而经过六个多月的星际航行地球早已经运转到了以太阳为中心和原先相对称的位置。

由于太阳的强烈辐射古神星上的人类已经很难再凭借肉眼观测到地球了,甚至就连观测水星都有些困难。

过年当然得有过年的样子才行毕竟对于人类来说过年的意义可不只是过去了365天,它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空间站上的人很杂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过年的方式不同,像是胡涛这样的来自中国的人主要是喜欢聚在一起吃饭以及看春晚、拜年等等。

胡涛特意换上一身红色的新衣服,通过纳米级别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衣服几乎不会出现掉色情况。

空间站上到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交织在一起构建成一幅吟诵新生的美景。

“去生态园玩玩?要不?”

看着懒散着坐在卧室里的刘诗涵胡涛热情的邀请到。

“不去。”

刘诗涵懒散的躺在床上,面前的投影仪正投影的一部几年前的老电影,在逃亡的这一段日子里人类的娱乐活动被全部压榨干净,难得出现一段娱乐时间她更愿意躺在卧室里面好好的休息一下。

见此情形胡涛有没有再去强求她而是独自前往生态园。

空间站很大,花费了人们几十年才建造而成。空间站也很小,只需要花费几十分钟便能尽直穿过。

来到了生态园胡涛总算是感受到了重力,这是大型离心机运转带来的惯性效应。长时间没有待在重力环境下的他突然腿一软,差一点就倒在了地上。

“日常训练任务得增强了。”

胡涛有些无奈的说了,肌肉退化几乎是所有上太空的宇航员所面对的毛病,现在这是惩罚全体人类要面临的问题。

以当前的科技莫说是人造重力连引力都没有完全分析透,只能用离心机来勉强模拟地球环境。

生态园里面有许多的植物,他们来自于全球各地包括人类已知的几乎所有植物种类,胡涛甚至在一个被子植物培养舱中看到了一棵巨大的树。

除了作为食物采集来源的树木外,这种只具备观赏性的树木很少被种植也很少对外开放,主要是因为今天是特殊日子,所以才有了特例。

“这个叫银杏树,它可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啊,据说已经有了数亿年的历史了!那可是从恐龙时代活到现在呢!”

“这还要你说呀!就连小学生都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