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承认错误(1 / 2)

从中午12点等到下午5点钟,盒饭还没有卖完,装菜的锅里还剩下五六份的量。

算上食堂自家员工买的三份(徐慧真,孔玉琴,范金友),总共卖出去五十一份盒饭,实际卖出四十八份。

这个数量,还是建立在食堂第一天开门,周围的店铺伙计过来捧场、街坊邻居过来凑热闹的情况下。

等这份新鲜劲儿过去,一天能卖出去的盒饭,估计也就是二十份左右。

就这,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冲着不要粮票的窝窝头来的。

晚上的情形,范金友不用想都能猜得到,过来吃饭的人只会更少。

中午有些人嫌麻烦还会在外面吃,到了晚上,普通人都是回家吃饭,有钱人家又看不上食堂的盒饭,当然更没生意了。

范金友开始理解,为何原剧中徐慧真只做了早餐,午餐和晚餐真不是他们小酒馆能够做起来的。

他在心里反思,自己这件事做的是有些想当然了。做事还是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思维方式,到了这个年代有些‘水土不服’。

毕竟是年轻人嘛,想要脱离自己的思维定式,需要一个不断磨练成熟的过程。

好在这次的午餐盒饭没有亏本,晚上的盒饭他就不打算就不再做了。

甚至,范金友决定以后的午餐和晚餐都不做盒饭了。盒饭前期的备菜麻烦,既耗人力又耗时间,还要把他拖在食堂里,重点是忙活半天还不挣钱。

以后中午和晚上只提供窝头,就卖不要粮票的窝头!

虽然这样做粮票的消耗速度会很快,以往五百斤粮票可以周转三天,现在只能周转两天了。

不过,范金友需要在这几个月把成绩做出来,等到升迁之后就不需要冒险去黑市换粮票了。

用粮票换升迁的路,有风险,但是风险可控。范金友衡量利弊过后,觉得这样可行。

只要自己小心一些,控制每次出手的数量。就算突然被人家抓了,也可以说是出来买粮食的,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没收粮食而已。

没收的那几十斤粮食,对范金友来说等同于没有损失。

算盘珠子的声音落到地上,坐在食堂中间的赵雅丽与孔玉琴,已经将早上和中午的所有账目打理清楚。

早上的纯利润是65块9毛7分钱,中午的纯利润是3块9毛8分钱,加一起就是69块9毛5分钱!

虽然看起来数字很大,但九成都是早餐提供的利润,这难免让工作一天的孔玉琴有些泄气。

差不多相同的工作量,累了一早上收入很可观,累了一中午就这么点收入,孔玉琴发起牢骚说道:

“范经理,这早上和中午差距也太大了吧?咱这忙活一中午,就这点利润,这不白忙活吗?”

“要我说啊,还做什么盒饭啊!净瞎耽误工夫!”

赵雅丽没做早餐,跟着做了一中午的时间,算完中午的账后发现没亏本还挺高兴的。结果,把早上的账目入账后,才发现差距这么大。中午的收入连早上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那还做午餐干什么呢?

所以她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范经理,孔玉琴说的对啊!这是65块和4块钱的差距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