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结怨文亥(1 / 2)

按照这次比武选将方案,第一名封为都尉,第二名为军司马,在决赛中取胜三场的其他二人被封假军司马,也就是副军司马,取胜两场的为军侯,取胜一场的为假军侯,凡进入决赛的即为屯长。

这次参加比武选将的多是些贼曹、游徼之类的基层百石小吏或者还是白身的世家子弟。按当时军队级别,屯长秩比两百石,手下有队率、什长、伍长和一两百甲兵,可算是投身军旅的一个良好起步了。

赵云被恢复资格,也是取胜三场,但因为错过了与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比赛,所以被封为军司马,虽是往上提了一档,也算在合理范围之内。有了中间的波折,这次被封官让赵云颇有些失而复得的庆幸。

赵云再次施礼拜谢袁绍,并侧身向麹义拜谢。麹义站在左列武将的第二位,排在他前面的也是一位公子装束的青年,赵云想此人应该就是袁谭。袁熙对自己刻意拉拢就是为了和他对抗争夺了。赵云回身之间,看到袁熙正在对着自己点头微笑。

赵云深知被取消资格是因为袁熙,被恢复资格,得到封赏也是因为袁熙,袁绍说的他那些事迹也一定是袁熙替他争取时说的,但袁绍没有明确提到袁熙的帮助,赵云也不好当场感谢袁熙,只是以目示意表示谢意。

几年来,赵云在常山国尽职尽责,算是受到国相重用,但一直得不到晋升。常山国一直有个军司马的职位空着,国相孙瑾吊足了赵云的胃口,却只是推说赵云还年轻,升官太快,恐当地大族和官员不服,还要再磨练一阵才好提拔。

这次虽然伤了袁二公子,错过了头名,却这么轻易地得到了军司马封赏,让赵云有些欣喜,也有些兴奋。赵云心里暗想,州牧和国相的气魄确实不一样,袁绍不愧是干大事的人,封官也大方。

赵云正在享受升官的幸福,等着袁绍的下一步指示。却见袁绍侧身对袁熙说:“熙儿,为父如此安排,算是公平了吧。你这个监考还有什么话说吗?”

赵云听袁绍如此说话,更猜出刚才自己在院中等待的时候,袁熙必然是和袁绍,或者还有麹义等人进行了多番争取,才让自己有机会来到大堂之中,并得到同第二名一样的封赏。

袁熙移步出列,向上言道:“父亲大人英明公正、唯才是举,冀州上下无不拜服。孩儿相信不但是河北才俊将尽投父亲麾下,全天下的仁人志士也将争相来投。父亲兴复汉室的大业必将成功。”

袁绍听后很是满意地抚须微笑,说道:“但看你刚刚跃跃欲试,似还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袁熙确实还想为赵云再争取一下,所以见袁绍刚封赵云的时候有些激动,但又觉得说过了似乎也不太好,就不想说了。见袁绍这样鼓励,便又来了兴致,说道:“赵云获封军司马,一定会感谢父亲的恩赐,忠心报效。但他毕竟错过了后面的比武,总不免有些遗憾。我想或者可以让他和文都尉,在院中演练一下拳脚,也让父亲和诸位大人品赏一下冀州青年才俊的武艺。”

袁绍听了袁熙的话,也觉得有趣,心想看看他们比试也好,便问文武官员意见如何。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虽然表情不一,却无人开口。

袁绍只是念头一转,也就知道还是不比为好,但又不想立马否了袁熙,便又再问一遍群臣意见。开始这些文武可能是不想出头,才不出声,但很快大家也都明白了其中关键,更是无人说话了。

两人真要比试,文亥刚得了头名,如果取胜还好,如果落败岂不打脸。文亥被打脸倒无所谓,但比武的主考麹义也要被打脸,还有文丑,那可是袁绍的左膀右臂,文亥是他的堂弟,他的面子岂能不顾及。

可这时却有一个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就是一直站在赵云旁边的文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