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秧地27(1 / 2)

绵绵细雨润物无声、二月春风似剪刀,三月回暖、莺飞草长农夫忙于野。

大哥温良三十有三,驮犁拖耙己有十几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只见他一步一个脚印,拖着入土三分的犁,沉稳有力行进得当。

翻泥覆土日耕数亩,比牛也没差多少,一天下来仅需耗三餐饱食。

每当耕种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想找能当牛用的温良去做短工,但也就是这段时间有人请,别的时候人家就不请了。

占了便宜的人们,常常调侃大哥是高大衰,高高大大,挺衰的。

力大只能当牛用,平时的工作请这么能吃的人就不划算了,至于做事木纳缺根筋是其次的原因。

每每大哥去做短工帮人拉犁,温饱就觉得亏得很,宁可吃少点,今年说什么都不让他去了。

温饱不去当刘老爷家当包工,而动了芒山和回风窝的田的心思,很大程度就是见不得自己大哥去受这份罪,不然大哥大概率就得帮别人当一辈子的廉价牛了。

做牛也宁可当自家的牛,耕耘自家的田地。

温八斤掌犁,与温良是一组,温饱与老牛是一组,两组分耕,效率比往年高上一半。

除了大哥温良充当牛外,以前温八斤、温让、温饱也都轮流拉犁耙,温让的病猴似的身子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温饱的力气尚可,但年少不懂使力,耐力更是比不得大哥,温八斤的年龄摆在那里,这三父子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温良。

可以这么说,每年耕这么多田地养活这么家子人,温良是有不可忽视的功劳,不过农家的长子,一出生就有了这个责任和义务。

在田里烧了那么多的芒草和芒头,剩了不少的火灰,先是均匀的将灰炭扒到田里的各处,再洒上藏于山洞充分发酵了的粪,再去犁田。

田地翻覆,火炭和粪就被压在了泥底下,然后放水入田进行浸泡,插秧前用耙将泥耙散,再拖滚木将碎泥搅成泥糊浆,荡平后进行插种秧苗。

为了方便插种,节省时间和减少劳动量,今年的秧地分成了三处。

第一处在那几亩良田里,第二处是租种的田,第三处在回风窝。

秧地就是播种子的地方。

不会有人不知道秧地吧,不会有人觉得耕田是直接下种子的吧,插秧很多人应该都听过,那么秧从何来?

不知道没关系,常有人说:大不了回家耕田,现在和大家普及点耕田容易忽略的常识,或是说做法,大家耕田也能少走点弯路。

种苗是丰收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而育苗的秧地直接影响到种苗的质量,因此秧地的挑选至为重要。

简单来说秧地的选地要考虑几大综合要素,包括肥沃的土壤,盐碱地贫瘠地长出的秧苗,容易先天不足,黄不拉几瘦瘦弱弱的,谈何茁壮成长?

其次是水源的问题,肥沃的土壤但时常缺水或泛滥的地方都不适合。

日照也不能忽略。

再一个得考虑拔秧移种的问题,不能离别的田太远,需知秧苗离开泥土的时间是越短越好,太远挑秧苗也辛苦,秧苗连泥带水的可不轻。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尽量避免在风口或是高处作秧地,尤其是春造,二三月份天气比较冷,下种子后要作保暖,如果让风吹散保暖的东西,事必影响到种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