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一柱烟35(1 / 2)

他没有先理会羊儿,朝家的方向跑去,远远的看到一处新土堆,离最后一头葬羊的坑不远,判定这就是妈妈的坟,但还要去和她确认,便走到曾经的家门口,站了一会,听了一会,犹豫了一会,大声喊道:“姨,我回来了。”

却没有听到回音,心中陡然紧张起来,急忙进去,稍稍适应一下,见她正在她的铺席上朝里侧卧着,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他又伸着脖子连喊了二声,她才回答:“我没有死。”声音有气无力,还很生硬。

高恨这才松了口气,虽然反感她这种生疏无情的态度,还是耐着性子问:“外面那坟是妈妈的吗?”

她没有回答,高恨稍稍沉默,卟通跪倒地上,哽咽而问:“姨,外面那坟是我妈妈的吗?”

“是。”

“葬得还好?”

“好。”

“姨,我去妈妈坟前住了。”见她不理也不动,站起来,憋着一股气,回到妈妈坟前。

妈妈的坟堆得匀称整齐,拍得密实无缝,周围的杂草地也被铲平干净,虽然不大,也还明显。

他毕竟孩子气,找了根树枝,小心的四面戳了一下,知道了妈妈的睡向,又在二头各戳了一个稍深的洞,趴下身去许愿道:“妈妈,我想通了,回来了,你如果有话就和我说罢。”

然后退后几步,盘腿坐下等待,发现刚才心中的闷气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夜幕降临,他席地而眠,因为心灵的安顿和身体的疲累,不久就睡着了。

他一觉醒来,先回忆了一下,也不失望,妈妈说不定已经来看过自己,没有和自己说话,只是因为她觉得儿子已经长大懂事,没有什么要交待的,尽可放心。

他于是闭上小气口,看了几次家门口,都没有那位长辈的动静,只好先去看看羊群。

现在,天气已经变化,不再炎热,除了正午过后一小段阳光稍烈,其余时候都非常凉爽,草尖已经成熟发黄,养分屯积已经最高最足,羊儿就像蓝天下的白云一样安然悠闲,散散落落地自由啃啮,饱食养精,实在是一年中最惬意最满足的时候。

高恨置身于它们之中,目光扫视一下,他不要去点数,没有猛兽、没有灾难、没有人的算计,数量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呢?他发现羊不仅像计头说的和人一样,只要有得吃,心情好,身体也就长得好,但是它们又不和人一样,在长身体的时候还被要求长智识,所以它们不长脑子,头脑中只有对主人的依赖和亲近,这不,有几头羊看见了他,马上向他靠拢,那么自然随意,毫不记得自己曾经杀了它们那么多同伴。

故而高贵者可以对低贱者怜爱与施与,但就是不能与它们平起平坐,多少年后,高恨在福德山生灵大会上才明白:生灵喜欢亲近四少的人,即酸气少、冤气少、浊气少、邪气少;或者四多的人,即血气多、正气多、慧气多、仁气多。

他又望了望家的方向,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生灵记主不记仇,快生快长解人忧。”

看了一阵,肚子饿了,回到那位长辈的家中,瞄了一眼,她还是那样侧卧着,也不多问,只说一句:“姨,我看过羊了,现在去打水。”

拿着水袋来到河边,看看现场有草有薯豆有苞米,顺便烤了一些,一起带回来,仍然说一声:“姨,水和口粮和放这儿了。”

自己再回到妈妈坟前吃喝休息。

之后,他又跑了几趟,将收成的薯豆和苞米用一块小毡布打包,都搬回来,先放到豁口中间的羊圈中。

这一天下来,他反思自己所做并无不妥,对那位长辈没有出来也没有感到不安。

来日他去取水袋时,发现口粮丝毫未动,水倒是用了一些,当下自己把食物吃了,重新去打了水,送上食物,还是那样称呼,而那位长辈也依然不理不睬,又是一天都没有出洞。

高恨不免感到失落,本来自己回来时就想好了对她敬而远之的,现在倒好,自己敬是敬了,反倒是她老人家对自己疏之远之了。

他回来的第三天一早,她终于出来,拿着水瓢、拎着水袋,一步一摇,风烛残年般走向河边。

高恨没有想到她这么早出来,这么早要用水,本想上前效劳,但是一看到她虽然身体孱弱,却精神刚硬的劲头,只得心说:你要强就让你强吧,我还是跟着,到时候把水拎回来便是。

只好在后面相跟,走不二步,就听到玄龙的呼声,一拍脑袋:这些天晕头转向,倒把这个伙计给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