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结果分析(上)(2 / 2)

任务定下,程立也不多说,直接带着二人去汇合秦教授了。

临时营地的简易研究室内,程立带着萧瑾和上官言,见到了已经在研究室内开始工作的秦教授。在介绍完双方的身份之后,程立便离开了。而余下的三人也没有多聊,在向研究室的光脑设备中导入了原始实验数据之后,便开始了结果分析。

首先分析的是第一次生境模拟的结果,秦教授在看到输出的实验结果时,是十分惊诧的。要知道,拟态生境这门学科自出现以后,根据实验时的不同目的,生境模拟的时间跨度从几年到几百年不等,除了特化物种的培育,一般很难会出现变化如此剧烈的演化过程。

而面对秦教授的惊诧,上官言则是默默的拿出了早前自己收集到的嗜血生物与其原生物种之间的对比数据。仅仅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变化就已经是肉眼可见了,更何况是把时间线拉长到三年。ST毒株,这个自远古复活的病毒,谁知道它还会带来什么激变。

秦教授见了这些数据之后,算是对接下来面对境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于是当下也不废话,直接运行数据解析软件,开始解析第一次实验的原始数据。

解析数据之后,三人合作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了如下结果:

投入到第一次生境模拟中的样本共计16种,出现变化的有1、2、5、7号样本。

1号样本的巨型化趋势,在后续的演化中以失败告终,根据解析出的原始数据,其失败的原因也很清楚:湿地生态系统内的大气含氧量、能源和物资供给均不支持。而诱导其产生巨型化的原因,则是其曾摄取了部分天元须鲸的基因片段。

2号样本出现了大脑扩容的趋势,在后续的演化中成功演化成了另一类的智慧生物,这与上官言在初次阵地防御战中,观察到的类似指挥型的嗜血生物的表现相一致,而其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也很简单,该样本中的基因以人类基因为主导。

5号样本出现的骨甲化,在后续的演化中骨甲进一步的金属质化,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装单位,诱导其产生如此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多种披甲生物基因的共同作用;第二,湿地附近存在有大型金属矿藏,有物质基础。另外还有一个待证实的猜测:来自人类的强大热武器的严重威胁,有生存压力。

7号样本生长出了翼手,在后续的演化中则更进一步,成长为了空中霸主,并能释放高压电击,其产生如此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7号样本本身就是飞鼠与蝠类的嵌合体;第二,摄取了部分电鹞和电鳗类生物的基因;第三,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太多的鸟类栖息,进一步推动了7号样本向空中发展的趋势。

另外5、7号样本在演化的最终阶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智力提升,目前猜测这应该是趋同演化所导致的结果。

单从这份分析结果看,我们不难发现,嗜血生物也在向着分工合作的方向发展,也许不远的未来,人类就没办法用科技优势压着它们打了,战争也会变得更加的艰难和激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