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索伦人的过年(1 / 1)

认识克兴阿不过两三个月,就要过“年”了。论理宁肃当时已经九周岁了,就至少应该已经过了七八个年,但宁肃一点也没有“过年”的印象,还不如克兴阿,他至少要记得自己过去的四个“年”是怎么过的。

其实宁肃不仅对以前的七八个“年”毫无印象,就连今年这个年也是记忆非常混乱。宁肃只记得,在过年前些天,宁肃就已经被宁肃爸妈接回了家,一个宁肃后来知道名叫官寨的地方,他们虽然是在官寨里,但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只是两个人一共领着三十石高粱米年俸的总管府的小吏而已。甚至宁肃爸妈住的地方也只是总管府边的一间小房子,宁肃甚至记得他们的屋前屋后到处堆满了木柴,甚至房子都是木头的,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子睡在一个坑上都很挤。这就比不上自己的姥爷家,虽然宁肃姥爷家房子也不大,但姥姥、姥爷、老姨、老舅、宁肃,甚至有时候宁肃爸妈带着弟弟都回去,八个人睡在一条火炕上仍然是睡得很宽裕。(索伦人跟满人一样对爸妈叫阿玛额娘,以后统统用爸妈这个称呼了,要不然太不习惯)

宁肃到这个屋子后,一直再找一个铁炉子,因为姥姥曾经告诉宁肃,宁肃弟弟曾经从炕上滚了下去,直接摔在了炉子上面,全身都烫伤了,甚至连寨子里最有本事的萨满也治不好那留下的疤痕。但这次回去,宁肃并没有发现那个铁炉子,虽然屋里很冷也没有,宁肃估计是被扔掉了吧。

除了这些,在这个房子里,宁肃就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似乎宁肃爸说过一句话,宁肃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是这回孩子终于不闹了,过了年是不是就接回来跟宁庄呆在一起。宁肃妈则说马上就可以送官寨里的蒙学了,你也想你的儿子跟你我一样当个小吏啊,我就是吃糠咽菜也要送两个孩子去蒙学读几年书,到时候如果赶上皇帝征兵,读过书,认识几个汉字满文,至少可以混上一个七品戈什哈?更何况你没听寨子里的萨满说过吗,咱家的孩子是有宿根的,可能是成为像克兴阿爷爷一样的大人物!爸妈这些话,宁肃听得不太清楚,但大宁的意思是让他明年去上学,至于上学是什么意思,虽然他给解释了半天,但仍然解释不清楚,这大概就是代沟吧,不同时代的代沟。在回父母家前,另一个宁肃终于觉得自己一直跟宁肃叫同一个名字实在太麻烦了,也显得一点自我都没有了,所以就私下跟他规定以后自己叫大宁,而宁肃他称之为小宁。

对于爸妈他们没让宁肃马上离开姥姥家,宁肃很开心,也就没有因为这句话再闹起来,否则宁肃想当时自己还是会不高兴的。

在这个家,宁肃没呆两天,一天早上爸妈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带着宁肃跟弟弟,就到了爷爷家。或者是坐马拉雪橇去的或者是骑马去的,只是宁肃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后来进了军营,宁肃还专门查了一下地图,发现从官寨到宁肃爷爷家的寨子中间有三十多里远,光凭步行两个大人带两个孩子在冰天雪地中是不可能的。当然宁肃也想问一下大宁知道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因为当时宁肃记得他一定在自己身边,但可惜大宁也没记住,正如宁肃自己没记住一样。

见到宁肃爷爷奶奶前,自己的姥爷甚至寨子里的很多大人都经常跟宁肃提起了自己的爷爷,虽然他们也说过宁肃爸妈有本事,但提到宁肃爷爷那就是一个传奇了:什么宁肃爷爷七八岁亲生母亲(宁肃太奶奶)就没了、14岁就作为仆人跟随旗主参加了那个在青海发生的与准葛尔人间的几次大战,中了埋伏后,他在几万人尸体中活了下来,虽然断了一条腿,但却凭着路上救下了一位正黄旗贵人的命,在北京城里开了一家铺子,一直到了六十岁,将铺子留给宁肃的大伯,自己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的索伦寨子养老。甚至回到这里仍然受人尊敬,每隔几年北京那位贵人都会派人来专程给他送一次礼物,甚至有同是正黄旗的旗人到黑龙江任职,也会托人照顾他。连宁肃的爸妈也是受了宁肃爷爷的恩典才在札萨克旗主官寨中才担任了这个小职务的。当时宁肃还没觉得这是件有什么了不起的壮举,至少跟克兴阿爷爷比那可差太远了。但随着时间越长,宁肃发现自己的爷爷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难怪在寨子里同样受人尊重的姥爷最佩服的就是宁肃爷爷,宁肃觉得宁肃姥爷对宁肃这么好,纯粹是因为宁肃爷爷的缘故。

宁肃第一次见到宁肃爷爷,是在一个叫石围子的寨子里,这个寨子宁肃毫无印象,因为从小到大,宁肃就去过一次,几乎是在当年夏天,宁肃爷爷就搬到了官寨里住了。那天,宁肃记得是早上,宁肃爸妈带着宁肃跟弟弟匆匆赶到爷爷家,进了门,发现爷爷家房子比姥爷家要大得多,屋子里也要比姥爷家人多。大宁曾经偷偷打听过,自己的姥爷有四个儿子,而且宁肃大舅还在天山作战回不了家,甚至老舅也去了瑷珲城里作“马甲”。宁肃爷爷则也有四个儿子,但此时加上专程从北京回来的大伯家的一个哥哥,两个末出嫁的姑姑,三叔家一个弟弟,全家感觉至少要有二十口人了,但屋子并不显得太小。

屋子里宁肃每个人都不认识,只听到一个比宁肃爸年龄小一点的人告诉宁肃:“快给你爷爷磕头,要不然就不给饺子吃。”这个人宁肃后来知道,宁肃应该叫三爹,当然这是宁肃爸爸的亲三爹,跟姥爷寨子里那个大孩子是两回事儿。宁肃从来没磕过头,大宁也不会,但还没等宁肃反应过来,宁肃爸已经把宁肃按在地上,又按着自己的脑袋磕了几下,然后宁肃爷爷就拿出了一串铜钱给宁肃。大宁看到后说这是康熙通宝,很值钱的,可惜……

以上就是宁肃在宁肃爷爷家的全部记忆了,甚至宁肃都觉得这段记忆非常不真实,而且宁肃现在也有些混乱:

按索伦人习俗,早上吃饺子应该是大年初一的事儿,那天是宁肃爸妈带着宁肃、宁肃弟弟去的爷爷家吗?

为什么宁肃感觉是宁肃爸妈只带了宁肃一个人?宁肃可能是将大宁误当成了自己的弟弟,有很长一段时间,宁肃会将大宁跟弟弟、甚至另一个朋友克兴阿给弄混了。但如果真是这样,那弟弟宁庄当时应该是在爷爷家。但宁肃爸妈又不可能大年初一早上单独带宁肃去爷爷家,宁肃爷爷一家十多口人,在宁肃此后的十多年记忆里,除了出嫁的女儿,大家都是在大年三十儿那天就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守岁到大年初一的。

难道是大年初一那天宁肃被单独接过去的吗?如果那样,那么宁肃不可能是从官寨去的宁肃爷爷家,除非是宁肃爷爷突然想起了宁肃,大年初一那天,宁肃爸妈去了宁肃姥爷家将宁肃给接了过去,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宁肃没有在姥爷家过年的记忆?每每想到这事儿,自己的脑子就一片混乱,甚至连大宁都害怕了,害怕宁肃每次精神病似地向他核实这件事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