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诸事不宜(2 / 2)

舍不得赔钱。

刘寡妇自然也不会好心让陶玉川娘俩平安的走出来,听到门口的老太婆眯着眼珠子。

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振振有词的描述。

感慨万千。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过是一晚上的时间,关于刘寡妇与陶家的恩怨,几乎扒拉的干干净净,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鄙视。

“张大娘,你们说的刘寡妇是不是隔壁三里庄的人啊。”闲来无聊,徐冬青蹲在几位大娘的身边。

好奇的打探道。

“对!”

“就是隔壁三里庄的刘寡妇,陶雅婷不是嫁给你小舅了嘛,间接的也算是一家人,听说昨天夜里陶家人闹得非常的凶。”

张大娘漏风的大黄牙,慢条斯理的嘀咕道。

“张大娘,别乱攀亲戚,我们跟陶家可没有任何的关系?”徐冬青晦气的表示,不认可这一门亲事。

何况他与陶雅婷也没有正式的见过一面,也就是在办婚礼的时候,看过一面,一双冷眸。

似乎谁都欠她万儿八千一般。

趾高气扬,嫁到姥爷家之后,不仅摆着一张臭脸,看见长辈也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当天别提多么的尴尬。

回来之后,徐母还生气的拍桌子,说以后不是非必要,她都不想主动上门去看一眼。

既然不乐意。

特么的谁强求陶雅婷要嫁过来,还不是特么的舍不得那些可观的彩礼吗?

又当又立!

张大娘听到徐冬青的吐槽之后,心中跟明镜似的,解释道:“陶家人的名声算是彻底的被刘寡妇给拉下水了。”

“之前大家最多也就是说一些刘寡妇的不是,他们家可还是光鲜亮丽,自从昨夜的事情发生之后,遮羞布被扯下来,才发现他们一家不是什么好人,倒是可怜了刘寡妇还给陶景明生了一个带把儿的儿子。”

“放在古代,这也是顶门户的男子汉,可惜就这样被他们遗弃。”

徐冬青了然,附和道:“还是张大娘说的对,不过你的消息是怎么来的。”

“我侄儿家的闺女不是嫁到了三里庄,闺女回来的时候,跟我们说了发生在刘寡妇家的事情。”

八卦之心,果然从来都不缺。

“张大娘,事情不会就这样轻易的揭过去吧,陶玉川哪怕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会为家中的孩子着想。”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带走,什么也不管?”

这年头。

家族的概念还是非常的团结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不是一句空话,毕竟人多力量大吗?

难道其他人就会眼睁睁的看着陶玉川娘俩被抓走,他是一点也不相信。

“呵呵。”

张大娘讥讽道:“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昨夜他们踹了寡妇门,翻箱倒柜不成,还将人家的玻璃砸了。床铺掀翻。”

“明显就是奔着一刀两断的架势过去的。”

“又舍不得掏钱,大事化了,那能怪的了谁,陶家的两个心黑的娘两,估计不会轻易的放出来。”

听完八卦之后。

徐冬青扛起锄头,便准备离开,还是被慈眉善目的张大娘给叫住,浑浊的眼睛,注视着徐冬青道。

“徐娃子,你怎么对刘寡妇的事情那么的上心,你的路可不能走歪啊。”

转过身。

徐冬青讪讪一笑。

“张大娘,你可是真的过滤了,我这不是听你们闲扯,打发一下时间,今天我不上工。”

“臭小子,你又偷懒,你父母对你也是溺爱,多跟你大哥学一学,从小便自立门户,在村尾圈地盖新房。”

“张大娘,晓得啦。”

徐冬青摆摆手,头也不回的离开,老太婆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也是有些唐突,平时可不参合这些八卦。

推开房门。

徐冬青将锄头放在墙角之后,扛着装有花生的麻袋扔到厨房,便忙碌起来,起锅烧油。

浸水泡湿。

加盐翻炒。

.......

手中的木棍不时的搅动,既然被徐父赶到家里面,他自然也不能真的就躺在床铺上睡觉。

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好一天的时间,将花生米,瓜子,全部翻炒出来之后,平等的分成几百份,然后跟自家大哥去城里面将花生米卖完。

买辆三轮车回家,从姥爷家里面借来的自行车,估计用不到几天时间,就会被那刻薄的陶雅婷给要回去。

毕竟她家也没有嘛。

与其便宜自己,还不如便宜她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呢?

真的事臭鱼烂虾凑到一块,臭味熏天,根本不是他能阻止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