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习策略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以及记忆时要会运用1:4(1 / 1)

结束了本周最后一节晚自习,蔚晓蓝伸了个懒腰,心想:“明天周六,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对了,早晨可以去找找马教授,和他交流一下最近关于学习方法的收获,听听他的指点。”

第二天清晨,蔚晓蓝吃过早餐,来到楼下小公园,马教授也像往常一样,背着小水壶推着婴儿车,悠闲的出现了。蔚晓蓝赶忙过去问了声好,接着说到:“马爷爷,自从上次听了您的指导,对我帮助很大,按照您的思路,最近我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目录学习法’、‘一定要搞清楚问题还是先记住了继续前进’、‘空降学习法’、‘学到80%即可’、‘让大脑保持兴趣’、‘注意力集中单元’、‘记忆应少量多次为佳’等等;虽然考试成绩进步不算大,但我感觉自己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马教授说到:“你的这些学习方法的确不错,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然后以此为基础考出好成绩,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不断前行;记着我在校园教课时,每堂课都会拿出来五分钟,帮课堂上的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蔚晓蓝说:“我之前听同学说这是因为记忆应少量多次为佳,您是在唤起学生们的对上节课的记忆吗?”

马教授说:“你说对了一部分,还有就是我在尽量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蔚晓蓝说:“我听说过这种曲线,您能具体给我讲一讲吗?”

马教授说:“在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会之后开始建立,遗忘的过程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之后便逐渐减慢;人们普遍在记忆内容20分钟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2%,一小时后遗忘率高达56%,9个小时后之后达到64%;由此可见,记忆内容在最初的时候最容易遗忘,时间越久,则遗忘的速度越慢,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便可以在记忆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在遗忘内容之前适时地加以复习,同时配合你学到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单元’、‘记忆应少量多次为佳’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蔚晓蓝疑惑的说:“那是不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复习想要记忆的内容,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记忆效果?”

马教授回答说:“是的,如果是抢在遗忘高峰之前复习记忆内容,那么会达到强化记忆、加深印象的效果,但如果是在遗忘之后复习,那么这就意味着要重新学习,这样会导致浪费时间,这就是许多人学了忘、忘了学,学了又忘、忘了又学,进入了一种魔鬼怪圈的原因;不断地遗忘成了恶性循环,同时这也是产生害怕和厌恶学习的心理原因之一,但也有人对艾宾浩斯的实验提出了质疑,比如艾宾浩斯在实验时的记忆材料是否单一呢?例如他是用无规则字母进行记忆遗忘实验,那么数学公式的记忆是否与字母同规律呢?还有一个是个体差异不同,反应在实验数据上的确有所不同,所以艾宾浩斯固定的记忆时刻表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的学习科目,而且这种十分精确的学习间隔也不容易付诸实践,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有些人工智能学习软件已经可以根据你的日常学习情况打造专属的遗忘曲线模型,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记忆曲线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这也间接证实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作用,同时也认可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意义;对于大部分不好记忆的知识,当天复习或是及时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记得更牢,还可以集中注意力,赋予学习内容更多意义,并与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连接,动用自己左脑丰富并难忘的想象力等;我记着网上有一张实验得出的记忆数据,你可以结合自己的记忆习惯参考一下。”

马教授拿出了手机,搜索出来并让蔚晓蓝看:“在记住所学内容100%后,20分钟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58.2%,60分钟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44.2%,9小时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35.8%,24小时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33.7%,48小时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27.8%,6天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25.4%,31天过后可回忆记住内容的21.1%,其记忆曲线成‘滑梯’形状。”

蔚晓蓝说:“马教授,我明白了,今后我在学习时,尽量参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并结合自己的记忆特点重复复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蔚晓蓝回答道:“我明白了马教授,今后我在学习时,尽量参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并结合自己的记忆特点重复复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马教授接着说:“我在教学的时候,曾有很多学生向我请教怎么提升记忆方法,单纯的提升方法有很多,除了需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系统之外,掌握一些小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到了大学,你会发现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在考研时占据很大的比重,考博同样占据着半壁江山;此时,你会发现英语词汇量的多少就成了重中之重;我的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烦恼,背诵的时候,特别是背英语单词,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记下来,但没过一会儿就忘得一干二净;在这里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我们在背诵前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就会更容易将记忆内容‘印’在大脑神经链接当中,这个方法就是识记的次数与回忆的次数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蔚晓蓝说:“马教授,那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少呢?”

马教授接着说:“这个比例就是识记占整个背诵过程的20%,回忆占整个背诵过程的80%,回忆的次数越多,记忆越牢固;就好比你记一个单词,先看一遍,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忆4次,回忆的过程会比直接看4遍的过程略微‘痛苦’,但这个略微‘痛苦’的过程就是让你大脑牢记的过程,这和最新研究出的‘最佳犯错率是15.87%’是相通的。”

蔚晓蓝说:“有些高深,我不太懂。”

马教授接着说道:“简单讲就是学习上不能太过‘痛苦’,但又不能过于‘轻松’,你要在‘痛苦’与‘轻松’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度’,在这个适合的‘度’的范围内你的进步最快;1913年英国科学家巴拉德(Ballade)在做一次儿童记忆力样本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儿童最好的记忆成绩不是在记忆当时,而是在识记内容后的2〜3天,其记忆量比当时要高出6%〜9%。”

蔚晓蓝问:“这是为什么呢?”

马教授说:“这是因为孩子们喜欢回忆某种场景,而这种回忆恰巧对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经过研究,这种增加记忆力的技巧原理在于大脑的基本组成单元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元,它主要由细胞核(Nucleus)和突触(Synapse)构成,突触受到信息源的刺激后就会生长,并且能和其他的神经元产生新的链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神经回路,并用于记忆信息,但并不是每一次受到信息源的刺激都能保证形成新的神经源链接,只有那些你认为‘值得’回忆的事情才会形成;我们在学习时关注的重点一般是需要经过多少次回忆和重复,这样才会构建起新的记忆神经回路;经过科学家们的试验,一般情况下,在经过3次以上的刺激之后,会大概率形成新的记忆神经回路,因为这3次以上的回忆会让大脑认为这些事是‘值得的’、‘有价值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新生神经链必须再进行反复刺激,而且速度要快,因为新生的突触和神经链是暂时而脆弱的,这种链接随时都有可能被分解成为其他突触的生长材料;只有经过反复加强,短时记忆才有可能变成长时记忆,也就是3次以上的‘回忆加强’;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在第一次回忆后,再迅速回忆3遍以上,一共回忆4遍以上的深层原因。”

蔚晓蓝说:“马教授,我明白了,让识记与回忆保持1:4的比例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脑细胞神经元和记忆神经间的链接,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有一点‘小痛苦’,但却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怎么具体运用这个技巧呢?”

马教授说:“举个例子,记英语单词,你看1次,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重复记忆4次;同理,记概念,你看1次,在脑海里重复记忆4次,而且速度要快一些;当你要背诵一大段文字,可以先将这一大段文字按照句子为模块进行拆解,每一句用这样的方法去记忆,效果就会非常好;运用这个技巧去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巩固复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才能更有效地将这些短暂记忆更牢固地转变为长久的信息储存在你的大脑里。”蔚晓蓝说:“您能再给我讲讲刚才提到的‘最佳犯错率15.87%’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