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胭脂藥粿51(2 / 2)

因為相隔甚遠,易君鸞並聽不清張依依口中所念。只見她對著狐狸石像,磕了三個頭,然後站起,走到園中的破井前,衣袖動了動。因為她是背對易君鸞的,所以易君鸞並不知她在井邊做了什麼。過了一會兒,她又走到東牆邊,摘了幾株開著白色小花的野草,便離開了。

易君鸞想繼續跟蹤,寶時卻走進荒園,指著井口,道:‘神女問百姓如何把赤鹽供奉赤狐仙的,這就是答案!’

易君鸞往井中一瞧。只覺黑不見底,透著陰森:‘他們把鹽撒鹽入井內?’

寶時點頭:‘除了撒鹽,他們還會從園子摘取三株紫草,將其紮成一捆,掛在門口,三日後,家中人就會病除!’

易君鸞猜想,張依依家中有人生病?夢蓮?可幾日前見他,他並無病色。難道是隱疾?正忖度,寶時仍盯著井底,繼續道:‘他們把赤鹽獻給赤狐仙,然後門庭高掛紫草,讓頑疾好轉的道理,小人暫時未能明白。不過,小人倒是查清了這口井的‘神通’!’

易君鸞回過神來:‘此井有何神通?’

‘神女有所不知,這本是口枯了多年的井。今年四月,又奇怪地出水了!時間跟我們開始賣赤鹽相合。更奇的是,這口井旱三日,浸三日,如此交替。小人了解這個規律後,便趁著井枯時,下井探查。結果發現,井底有兩處暗渠,一上一下,相隔不過三尺。暗渠寬窄只合適小人的身材。小人曾爬入暗渠,看它們分別通往何處。小人發現,兩處暗渠長達數里,出口同在一處,也相隔三尺!出口有閘門,連結機栝,開閉可控。小人認為,暗渠因地勢高低,相互通水。因此,赤鹽被撒入此井,會化為鹽水,被送往別處。’

易君鸞越聽越驚奇,道:‘別處?’

寶時笑了笑,道:‘請神女再隨小人一行!’

兩人回到方才的荒林,騎上馬,往西走。經民居,穿大街。來到西市,沿著鹿池,走過一個菜市,來到一條幽靜巷子。寶時在一戶後門下馬,道:‘小人從地下地上再三確認,肯定赤狐仙廟的暗渠,出口就在此門之後!’

易君鸞打量四周。巷子乾淨寬敞,兩邊高牆大院。心中‘撲通’一下,興奮道:‘是顧家的院子?’

寶時了解易君鸞話中之意,無奈地搖搖頭:‘不是。’

易君鸞不由失落,問道:‘那此處是......’

‘三千寺!’

‘什麼?’易君鸞萬分詫異!

‘這是三千寺的院落。’寶時道:‘今年四月初八,佛誕之日,傳聞三千寺的桂花林中,一口百年枯井再現活水。不少信徒認為此乃‘佛祖顯靈’!’

‘四月初八?’

‘那日始,赤狐仙廟枯井也活了。’寶時點到即止地道:‘神女知道,三千寺不比其它寺廟。它的僧徒不受俗世之法,還常年接待一位至尊貴人。’

易君鸞想到皇后林氏篤信佛教,實乃三千寺最大的香客,不由道:‘你是說,招搖教背後,除了顧家,還有親穆國公林氏?’

‘小人尚且未查出林家的馬腳。不過,這赤鹽與三千寺,肯定脫不了關係!’

‘唉,這世間,難道真的已無一寸淨土?’易君鸞話音剛落,只聽咚,咚,咚......

一陣鐘聲,透牆而出,直指人心!

鹿都,南市,長安侯巷。

此地與有名的庶民食市-紅木圍,只有一街之隔。巷口那株上百年,被稱為‘長安侯’的大榕樹,綠蔭匝地,天氣炎熱之時,不少光顧紅木圍的食客會順道,在此乘涼。

五十年前的武德帝年間,子孝公主的府邸‘長安府’建在此巷。子孝公主離世後,長安府被賣。如今是雪峰不易宮在鹿都的宅子。

易君鸞與喬家茶坊的伙計寶時,在三千寺分開,騎瘦馬回到長安侯巷,已是下午申初。

經過大榕樹時,她忽然扯住韁繩,望向十步外的一處茶棚,忖道:‘他們怎會在此?’

簡陋的茶棚只有三四矮桌。客人大多是去紅木圍趕集的商販。只見兩位文士,一位吃著煙,一位扇著扇,悠閒對談,與周遭格格不入。

兩位文士,正是沐雲鳳和史白麟。

就在此時,兩人不知說了什麼,同時開懷大笑。沐雲鳳不經意抬頭,瞥到榕樹下的易君鸞,微微一笑,朝她招手。易君鸞雖喬裝打扮,可仍躲不過故友的眼睛,還是被認出了。

她下馬牽韁,走向茶棚。

‘君鸞。’沐雲鳳邀人坐下,介紹道:‘這位是大名鼎鼎的‘慶州神相’!如今屈就百里巷執教,史白麟先生。白麟,這位是......’

‘方州太守,不易宮的易宮主。望初,見過神女!’史白麟站起行禮。

易君鸞回禮:‘史執教,幸會。這茶棚的茶,有何乾坤,能引來兩位大駕?’

沐雲鳳叫店家為易君鸞上茶,笑道:‘我們不是為了此處的茶而來的。’

史白麟指了指桌上,接道:‘太傅與在下,是為此物而來的。’

只見桌上除了茶,還有一張芭蕉葉。上面擺放了五六塊,紅色的菱形糕點。

‘胭脂粿。’易君鸞恍然:‘我怎麼忘了,子孝公主的祭日將至。難怪最近多了不少人來祭拜長安侯。’說著,目光掠過巷口的榕樹。

沐雲鳳道:‘我幾年前發現這裡的胭脂粿,風味最佳,便每年來此。沒想到,今日遇上白麟。白麟是慶州人士。我還以為慶州人皆尚鹹惡甜,想不到也有例外。’

史白麟道:‘我在慶州,確實少用甜食。不過鹿都百姓每年都在子孝公主祭日,吃胭脂粿。我安身鹿都,也樂於隨俗!’他不明說,其實真心覺得,此處的胭脂粿實在太甜!

易君鸞也嚐了一塊,道:‘五十年前,子孝公主為防痢疾,在秋夏之際,給百姓派發藥粿。胭脂粿甜而不膩,鬆軟順口,又有去除邪氣之功,何人不愛?只是誰想得到,當年的一味藥劑,竟成為街巷美食。足見公主當年炮製藥粿,確實花了不少心思!’

史白麟嘆道:‘公主矜貧救厄,賢德愛民,名垂千古!可惜佳人早逝。今日的胭脂粿,恐難比昔日之味!’

此話一出,易君鸞微微一怔,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史白麟。

沐雲鳳吐了口煙,悠悠道:‘民風更易,本屬自然。焉知今日的胭脂粿不如當年呢?’

史白麟翡翠般的眼睛一閃,盯著沐雲鳳,道:‘美好事物,更之失其粹,易之去其真。變幻當道,守本,豈非可貴?’

沐雲鳳的灰眸也一亮,反道:‘凝滯不前,終成死水;靈動善變,方得清流!’

史白麟感慨:‘世間萬物,豈能概論?舐犢之情,抱柱之信,至真至誠,人心嚮往,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易。不易,也是天道。’

沐雲鳳沉吟半刻,肅然拱手:‘鳳,受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