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胭脂藥粿51(1 / 2)

鹿都,中市。

天樞門,喬家茶坊。

易君鸞青衫黃巾,背著竹簍,牽著一頭褐色瘦馬。

一副市井布衣的她,與往日官服下的那個人,迥然不同。

她悠閒地在茶坊門口佇足,一邊往裡張望,一邊把瘦馬套在坊外柱子上。此時,一名侏儒走出,行禮道:‘客官,買茶?’

易君鸞打量了侏儒半刻,拱手道:‘閣下是寶時?’

侏儒愣了愣,回禮笑道:‘正是。客官想必是雪峰來的貴人,請隨我來!’

易君鸞跟被喚作‘寶時’的侏儒走進店中,穿過後院,登上樓梯,來到一個處狹窄矮小的閣樓。

裡面只能容三人。房頂的高度到寶時的頭而已。易君鸞入內,更需躬身。

原來他們的所在,是位於前廳上方的一處暗閣。這裡,除了入口,只有一扇人頭大的小窗。打開,可俯視前廳光景。

寶時把小窗打開。微弱的光進入黑暗小房。他與易君鸞說話,不時望向窗外,留意鋪面。

‘你家主公喬清風跟我說過,你對赤鹽之事十分了解。今日我來,是想問問......’易君鸞剛要往下說,卻見寶時笑了笑,打斷道:‘我的主公不是喬清風。’

此話一出,易君鸞愣了愣:‘此話怎講?’

‘神女。’寶時斜著嘴笑道:‘寶時是馮老的手下!’

‘什麼,你是馮老的人?’

‘嗯。我從小被馮老收養。十三歲被派到喬家當眼線。馮老是為神女辦事的,寶時自然也是為神女辦事的!馮老過世前,曾交代,就算他不在,小人也要對待他一般地效命不易宮!’說到馮富義,寶時不禁黯然。

易君鸞唏噓不已:‘難怪馮老臨死,留信於我,說喬家是可靠之人。原來是因為有你在。你可知馮老為何而死?’

寶時點頭,悲聲道:‘一位在顧家商隊的弟兄被發現。顧家順藤追查,把簡州,富州和夜州的弟兄,足足百人,都找到了。顧家心狠手辣,把他們都害了!幸虧最後打探到的消息,還是傳到了馮老那裡。他老人家為了讓顧家斷線索,藉故散盡家業,返鄉養老,更在途中......以死明志!馮老回方州,經過鹿都時,曾找到小人。他把原由告訴小人,還說你會來找小人!’說到最後,雙眼發紅,聲音哽咽。

‘馮老不愧震南侯手下的第一密探!不但忠心耿耿,且功績最顯。這眼線滿布天下的能耐,恐怕無人能比!馮老與死去的弟兄,對不易宮有莫大恩情。大事一成,你等皆是無上功臣!’躬著身的易君鸞不易行禮,只是誠懇地垂首拱手,繼而問道:‘如今像你這樣的弟兄還剩多少?’

‘小人不確定。馮老不會隨便告知我們其他弟兄的所在。小人只知道顧家這一手,已把馮老在西府的眼線都拔了。小人只知,在喬家的,加上小人,有二十人。’寶時如實作答。

馮富義不讓暗樁眼線互通,一是為了保護他們,二是可通過各處消息的相互印證,從而得到最準確的情報。易君鸞聽到喬家還有二十人馮老的暗樁,加上主人喬清風,後者雖不識馮老,卻對自己傾心傾力,心中不由一定。

‘你跟我說說,這赤鹽之事。’她道出今日來意:‘清風雖然詳細記錄來買鹽的百姓身份。可我實在看不出端倪。難道這百石赤鹽,當真進了尋常百姓的口腹?我不相信!’

‘神女明察!那赤鹽確實不簡單。小人多日探得,來買赤鹽的人,都是拜赤狐仙的!’

‘赤狐仙?’

看到易君鸞一臉不諳,寶時解釋:‘鹿都,地大人雜,除了佛教,諸方神鬼妖精都有信徒。這個赤狐仙,只是其中一個。傳說,赤狐仙是古時一神醫所化。拜它能治百病,渡劫化厄。中市有一座荒廟,有它的供像。我跟踪了十來個買鹽的百姓,他們家中都有病人。每人買鹽後,就會到赤狐仙的廟,把赤鹽供奉給赤狐仙。赤狐仙似乎很靈,獻鹽不久,病人即會好轉。’

‘所以說,赤鹽都到了赤狐仙廟的人手上?’易君鸞問道。

‘這赤狐仙廟,說是廟,其實只是一間半人高的小石屋。與隨處可見的土地廟一般。它在南市的一處荒廢了的菜圃中。那裡,除了幾個乞丐,附近並無人家。’

‘那供奉赤鹽的人,就把赤鹽放在廟口?’易君鸞迫不及待地道。

寶時正要回答,樓下傳來腳步聲。他探頭望下,見一位身穿藕色披風的婦人走進店中。

婦人嬌小素雅,臉上浮著愁雲。她在店中,遊目四顧,顯得侷促不安。

寶時忽然露出神秘的笑容:‘又來一位買鹽的!神女何不與小人一同前往赤狐仙廟,一探究竟?’

易君鸞心中疑雲不散,就在此時,婦人一個抬頭,眼光掃過房頂。易君鸞下意識地一退,後背撞到門口,驚忖此女怎麼有點眼熟?

不一會兒,寶時便到了樓下,招呼客人。

從衣著看出,婦人來自殷實之家。寶時笑呵呵地道:‘夫人要買什麼茶?’

婦人遲疑半刻,輕聲道:‘聽說這裡有紅色的鹽買。’

‘夫人請稍後。’寶時從後堂拿出一紙包,遞予婦人:‘三十文。’

婦人接過紙包,付錢後匆匆離開。寶時送到門口,見婦人竟是騎馬離去,暗道女子馬術嫻熟,不似尋常人家,口中卻只道:‘夫人慢走!’

易君鸞從後堂踱出,臉色沉重:‘我與這婦人有一面之緣。她是南宮夢蓮的繼室張氏!’

‘將軍夫人?’寶時嘖嘖稱奇:‘她怎麼會來?’

赤狐仙廟座落貧民區,偏僻之地。信眾皆小家小戶。可今日來買鹽的,竟然是朝堂大將的家眷,寶時十分意外。

‘走吧,依你所言,去那赤狐仙廟看看!’認出張依依的易君鸞隱隱覺得事態即將複雜。

易君鸞和寶時騎馬,來到中市一隅。

此地多是土坯矮房,路面泥爛不平。越往裡走,殘垣斷壁的空房和荒林便越多,人跡越少。經過某處荒林,寶時忽然停馬,道:‘赤狐仙廟就在前面。我們把馬留在此地,以免馬匹驚擾南宮夫人。’

易君鸞覺得有理,便照寶時的話,把馬拴在林中隱秘處,步行出荒林。

離開荒林,走過一小河,一處菜圃出現眼前。

寶時向前指了指,低聲道:‘神女,我們到西側的牆下。’

易君鸞尾隨,悄然來到一處斷牆邊。從牆後探頭,往菜圃一看。

菜圃滿地野草,除了一口破井,只有東北角的一座不足一人高的小石廟。

張依依神情虔誠,眼角掛淚,跪在小石頭廟前,似乎在祈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