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风起34(1 / 2)

却说高世则在王府蹭完了下午茶又蹭了点心后,直到晚餐才依依不舍的被赵朔赶了出去,周客拎着高世则出门的时候嘴里还叼着一块王府的糕点。

对于糕点赵朔只能说确实宋朝是会吃的,比之现代都不遑多让。除了普遍偏甜以外,其余都是相当的美味。

高世则咽下糕点,看着已经关闭的王府大门,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不留吃晚饭就不留嘛,至于把人扔出来吗。”

作为高家这一代的长子,高公绘自然不可能让高世则一个人来王府。只是平常在王府内有着森严的守卫,有着多位异士防守,外加赵朔除了高世则外并不让其他侍卫进王府。因此往常高世则进王府后,高家的护卫都会在王府所在那条街道的出口附近找个歇脚的地方。而王府的护卫也会让人把高世则送到街口,待到高家的护卫出现才会离去。

今天也不例外,在街口将高世则交给高家护卫后,两名王府护卫告辞离去。

翌日,从赵朔那里得知关于白磷说法的高世则并没有去跟着赵朔晨练,而是带着高家的护卫兴冲冲的乘着马车往开封城西南角的遇仙酒楼而去。

...

遇仙酒楼开在开封内城西南角,是整座开封城最大的酒楼,楼高三层,而下有一层石砌台基。

三层高楼前的门面左右各立着一根长木杆,杆上从左到右系着三层的花带,其上琳琅挂着各种装饰。而檐下门前又以流苏丝绸结成统一飘飞的帘子,精致而又华丽。而再往上,又以长条青白布挂与酒楼顶上,其上绣着着请名家书写的‘遇仙酒楼’四字,随风飘荡,自一里地外便能远远瞧见。

但自从最近那闹鬼的传闻一出来,这遇仙酒楼的生意便一落千丈了。虽说多少仍是有人前来,但都变成了午间和下午设宴招待友人的,而在晚间和夜里前来的,已是少之又少。

高世则等人到达不过辰时,来楼中吃早饭的食客不算少,但却没见在楼中过夜后早起的。

进得楼内,有一头戴方巾,身着紫衫,踏着丝履净袜的伙计上来询问,得到回复后领着高世则一行往后方院落阁房而去。高世则特意让他安排在一楼的阁房,好找机会看看那后院的花园。

虽然今日是为了验证赵朔那关于白磷的说法,吃饭乃是其次。但高世则生性喜爱美食,今日因为要来遇仙酒楼,更是连早饭都没吃便出门了。因此当过卖的伙计来阁房内询问时,高世则很有气派的一挥衣袖。

“将楼内早食的菜单,炒一本!”这是在王府上听得赵朔讲过的笑话中学到的。

当伙计带着笑容下去传给铛头后,高世则立马行动,走出了阁房,带着侍卫长高进向花园内快速而去。

由于并不知道鬼火出现的具体地点,因此高世则与高进只能沿着花园中的石子路左右观察。九月份的季侯已是步入秋天,花园中的花卉大部分都已凋谢,仅剩光溜溜的枝干与有些泛黄的秋叶。但好在还未完全枯黄落地,加上院里也经常有人打理,因此几次鬼火都没有助燃之物。

实际上高世则来遇仙酒楼找遗留痕迹并非是个好选择,由于经过几场法事,外加酒楼内一发生这种事,店家自然会想着先隐瞒。在发现隐瞒不住后,才选择找人做法,到现在一段时间过去,痕迹可能早已消失,只是遇仙酒楼乃是首次发现鬼火的地点,高世则想着还是过来碰碰运气。

一刻钟后,被院内伙计发现,以找茅房迷路为借口的高世则和高进只能遗憾的回到了阁房。好在遇仙酒楼不愧是京中最大最好的酒楼,各种美食至少填补了高世则的遗憾。

在与几位侍卫合力把一桌子菜肴扫荡干净后,打着饱嗝的高世则又溜达着准备往王府去。路上走一走,消食完后到了王府又刚好可以吃上糕点了,高世则如此想到。

遇仙酒楼与岳阳王府相距甚远,遇仙酒楼在开封内城西南角,而岳阳王府所在的街道在内城东门附近。

待高世则等人晃悠到王府所在街口时,却发现街道已被封锁了。路口正有着一队军巡铺的士兵在核查每位进入人员的身份,由于地处权贵街巷,士兵的态度倒都是显得客气,只要确认是在这街道中居住之人,皆是面带笑容的将其放过。

高世则没有马上凑上去,左右看了两眼,发现不远处有个举着糖葫芦杆子的走贩,便让其他人先盯着,自己带着高进靠了过去。

“卖糖葫芦的,跟你打听个事儿,你知道为啥那巷口突然戒严了嘛?”高世则从杆子上拔下一根糖葫芦,一边剥着外面的纸壳一边问走贩。

“唉,你这小孩儿,没给...”贩子刚想说没给钱不能拆开,便看见了身旁的高进掏出了一块碎银放在了他手上。于是马上变了脸色,咬了一下银子确认真假后,笑容一下子布满在贩子的脸上。

“欸!这位公子,听说是巷里昨儿个夜里死了人,有个富人家里两个护卫被烧死在了巷子里,连带着衣服都烧了个干净。听说又是‘鬼火’干的,昨夜有人说是听见了鬼魂的呜咽声,也有人看见鬼火在这片儿飘荡。”收到了钱的贩子绘声绘色的讲着巷子里的故事,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听到鬼火一词的高世则眼睛一亮,匆匆把最后一颗糖葫芦塞进嘴里。然后把签子往葫芦杆上一插,就往巷子的官兵走去。

而看到高世则动作的高进心领神会,直接就把糖葫芦杆子从小贩手中拿走,只留下一句。

“刚刚那块碎银是买你整杆糖葫芦的。”留下那贩子在原地凌乱。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