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怪事(1 / 2)

但无论如何,此次交手结果都说明赵朔确实是个习武奇才。仅用两个半月便通学武道基础,在与周客公平交手的情况下,纯靠武艺逼着周客率先使用了武气。

虽并非生死搏杀,却也代表着赵朔的武学基础已经正式入门,可以开始尝试带兵修习了。

...

这天,赵朔正拿着一把刀刃类似陌刀,握柄却是单手的窄刃刀练习劈砍。赵朔本来是想练剑的,但是耍了两下后发现还是直接用刀来得带劲,便又换成了宋朝军中制式的宽刃手刀。

但赵朔对宽刃刀的颜值与坚固程度始终带着不信任,在他的脑海中,还是直刃唐刀最符合他的胃口。可惜由于宋朝时期,辽宋夏三国的甲胄都已经发展到铁甲的程度了,而西夏的重骑兵铁鹞子更是人马俱甲,直刃唐刀根本破不了防。因此宋朝军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后,便确认了以刀八色为主的对外作战武器。

因此赵朔便在兵器架上找了把唐代陌刀裁短了握柄,改成了单手可握的样子,在外形上有点像稍宽的唐刀,只是更为厚实,重达十五斤上下。原先的陌刀乃是唐代步卒所用,需得双手而握发力,因此刀柄较长。但赵朔天生神力,单手便能抡得虎虎生风,便把刀柄裁短后当成了窄刃手刀使用。

只可惜赵聪在前往西北的时候,把有军中经验和学过军中刀法的异士护院全都带走了。留下的只有学习棍法的周客,修习金钟罩不使兵器的齐纳言,以及修文气而无战力的刘总管。

而后来王府所招的护院虽也有修习军中刀法的,但都不成体系,多数只是学了沙场拼命的方式,对刀法并没有太多理解。

这也就导致了赵朔现在只能看着王府内的书籍自己领会,然后再与周客过招积攒经验,提升速度受限。

但还好的就是,也受不了多少限。只要周客一带上武气,便会完全一面倒。而武艺技法方面赵朔也完全达到三流高手的门槛,算是有点水平了。而周客自己大概在二流顶尖,一流边缘的实力。

当然这是周客自己说的,赵朔对此仍是存疑。

长刀划过空气,快速移动带来的破空声如同吹哨。随着赵朔按着书上记载的刀法一式一式的使出,空气中的力量仿佛在积蓄,如一层一层的海浪般叠迭而上,最终形成一层滔天巨浪拍出,砍在了木人上面,使其应声而断。

“王爷悟性还是如此之快,仅几天便轻松上手了这叠浪刀法。只是王爷需得领会叠浪之意,书上所说,叠浪追求的乃绵延不绝,而非蓄力迸发。若是一味追求一式的爆发力,极易产生气力之间的破绽,还望王爷当心。”

周客虽然没练过叠浪刀法,但武学上有些东西仍是相通的,而周客的理解并不差,在看着刀法解析的情况下给赵朔做些讲解还是没问题的。

叠浪刀法是原先一位王府护院的家传刀法,只是后来给王府效命后便交了出来。赵朔是在书房关于武学一栏的架子上发现的,被老郡王赵烈放在了最上方,便一眼看见了。

而在看了其他的刀法之后发现没有更好的了,便选了这叠浪刀法。

在认真的听完了周客的指导后,赵朔开始回想太极的感觉,将之融入叠浪之中。果然一下子便好了许多,让一旁的周客又是看得连连点头。

在又练了两次刀法之后,便看见高世则从外面急冲冲的赶了进来,边走还边喊着。

“朔堂兄,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啊!这几天要点卯没得吃,我天天都想着来王府这边呢!”听得赵朔嘴角微微抽动。

“小高点,你这三天两头的往王府这边跑,该吃的也都吃过了,就不能让你府上的厨子给你做吗?”小高点是赵朔根据高世则的吃货属性给他取的外号,在几次抗议无效后,高世则也就不再抗议了,任由赵朔怎么喊。

就好似现在,高世则对此充耳不闻,反而转移话题道。

“朔堂兄,你不是说除了西北的战报外,若是有什么趣事发生,也可以与你说说吗?恰好,这几天我在衙内听与几位同僚闲谈之时,刚好听到了一件城内发生了怪事,不知朔堂兄对此可有兴趣?”

高世则所担任的左班殿直这个职位很有意思,在元丰改制前,原是属于宣徽院下属的三班院小使臣。而后三班院从宣徽院脱离了出来,变成了宋朝的基层武官人事管理机构。再然后又碰上宋神宗时期的元丰改制,被定为正九品小官。而到现在,所谓的三班奉职大都已经成了恩荫官,也就是皇上用来赏赐士大夫或者贵族后代的。不可否认士大夫与贵族的后代由于大部分受过良好的家教,因此会有更大的概率发掘出人才。但更多的,还是恩荫之后领份俸禄便一直做到老,也许能凭着熬资历升个一两阶,但大体上还是混日子居多。

当然,像高世则这种担任左班殿直,那只是单纯的在等年龄,只要年龄稍长一些,高家自然会帮他推着往上走。

赵朔看着一副‘你快来问我啊’神情的高世则,本不想搭理他,但看着那期待的眼神,还是不忍心打击他,便随口问了一句。

“什么怪事?说来听听。”

谁知高世则表情又是一转,反而摆出了一副矜持的神色,眼睛滴溜溜的转着。

“咳咳,口有些渴了,肚子有些饿了,没点什么喝的吃的吗?”

“小高点啊,舅父不是让你过来跟我学习的嘛?那今天我就教教你蹬鼻子上脸的下场!”赵朔开始挽起袖子。

“救命啊!王爷打人啦!周教头救我!”高世则面色马上一变,朝着周客大喊出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