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48(1 / 2)

张文辉和黄磊去工作间调查,我对许拙他们进行了简单培训后,带领他们对许晓刚的宿舍进行了彻底的搜查,我们甚至搬动了许晓刚略微僵硬的尸体。我并不担心我们的行动会破坏现场,即便真的是他杀,凶手也一定是观测站的人,就算我们能找到什么遗留的痕迹,也很容易被开脱,这几个人之间的往来多得你没法查什么。

任何与死亡直接的线索都没有被发现,这让我们大失所望。

满身是汗的我,点着烟,疲惫地坐在椅子上,许拙干脆打开门,走到门外,关咏也拍拍我的肩,跟了出去。

淡蓝色的烟雾在我的眼前凝聚又散开,我意识到,许晓刚正是坐在这把椅子上,写下了那些最后的文字。我不禁有些好奇,那个时刻,他是什么样的心境?

透过烟雾,我的目光在书桌上逡巡。书桌的一角放着一摞书,刚刚已经被他们检查过,据许拙讲,里面没有夹带什么字条之类的东西,也没有用笔记录过什么。现在那些书被依原样摆放好,我信手拿起最上边的一本,原来那是本诗集。

扉页上许晓刚注明的购书日期,告诉我们这本书已经买了很久了,但是书看起来依旧很新,足见许晓刚是个很爱惜书的人。我弹弹烟灰,随意翻动着书,每一页都很干净,没有任何用笔写过或划过的痕迹。

突然,几行熟悉的字蹦入我的眼帘,准确地说,那些字似曾相识。我愣了会儿神,才意识到那就是许晓刚写满了一页纸的那首诗。

我的心怦怦跳了起来,把书端得近一些,仔细阅读。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那首诗整整占满三页的篇幅,许晓刚完整地抄录了那首诗。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还是诗里的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字词,触动了他的心灵?

诗的名字是《进行中的大雪时断时续》,作者兰坡。这本诗集共选用了十几位诗人的作品,除了这一首,还选用了另外两首兰坡的诗。书上对作者有个简介,兰坡,原名王明韵,诗人、小说家,1961年11月出生,安徽人,已在《诗刊》、《花城》、《山花》、《作家》、《大家》等发表诗歌、散文、小说2000余首(篇),出版个人作品集7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月刊》杂志社主编。

据我所知,许晓刚是湖北人,年龄也与作者有很大差距,我直觉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谜底就一定在那些诗句中间。

我刚要再一次斟酌那些诗句,张文辉和黄磊一同闯了进来。

“有什么发现吗?”李忆农迫不及待地问我,顺手从我放在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衔在嘴角点燃。

“没有,”我摇摇头,扬起手里那本书,“不过我找到了那首诗。”

“诗?什么诗?”他一头雾水。

“就是和遗书在一起的那首诗啊。”我把书递给他。

“哦。”他接过书,看了起来,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你是说你找到了遗书上的内容?”黄磊也凑了过来。

“嗯。”我冲着他挤挤眼,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黄磊连忙把视线也投向那本被张文辉捧在手里的书,和他一起看了起来。

“你那边怎么样?”我吐出一口烟,问张文辉。

“你说什么?”张文辉愣了下神儿,才摇头苦笑,“没戏,什么线索也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