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张文辉看看我,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嗯,咱们好好想一想。首先,7月6日上午,观测站的人去寻找李远山,是分头行动。这样,尽管可能性很小,但他们三个人都有机会单独抛尸,所以这个你想得没错。

“中午一点以后,山下的士兵加入搜寻,此刻应该是集体活动,从这个角度说,从那时起,凶手的确没有可能从岬角抛尸。注意,我说的是岬角。但你刚才提到,抛尸的方式可能有两种可能性。”

“海面抛尸?”我眼睛一亮,这的确是我的疏忽。

“对,假如是海面抛尸,一点以后应该还有机会。你别忘了,大家在山上搜索李远山时,山下还留着两个人,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人搜寻的时间来抛尸,但这个时间不能超过晚七点。”

“嗯,有道理。”我点点头,“凶手有可能行凶后当场抛尸,也可能过后抛尸。”

“所以啊,我们可以确定,李远山遇害的时间,是在7月5日八点到7月6日八点这二十四个小时;凶手抛尸的时间是在7月6日晚七点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甄别在这三十多个小时内,岛上的每个人都在做什么。”

“是啊,应该是这个方向。”我向张文辉投去赞许的目光。

“可是,在卷宗里,每个人都有不可能在现场的证据,”张文辉苦笑着摇头,“除了魏安民,他只能自证自己在房间睡觉,一直睡到下午四点多。”他掏出烟点燃,递给我一支。

“去年黄磊他们登岛调查是在什么时间?”我吐了口烟雾,问他。

“7月10日开始。”他毫无迟疑地说出了那个日期。

“也就是说,可能的案发五天后。”我看着他,“李远山的失踪,一定震惊了岛上的人,搜寻前后的情形,他们会反复回想,证言的真实性很高。但是,凶手也一定会让自己的证言天衣无缝。一般的人,证言或许会有疏漏,或者前后矛盾,但是凶手绝对不会。我们可以先把那些有些许漏洞或不完整的证言挑选出来,重点考察那些看上去天衣无缝的证言。”

“但是如果凶手想到这一点,会不会故意露一些破绽?”张文辉略微皱了皱眉。

“我想不会,”我摇摇头,“除非他的心理素质超常,我想岛上没有这样的人。”

张文辉想了想,又说,“石磊,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

“你指什么?”我挑了挑眉。

“黄磊的态度——山上山下,他简直判若两人。”

“是啊,我注意到了。”我原本以为,在山下,黄磊也会重复在观测站的那一套,但是他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张文辉直直地望着我。

“别忘了,去年他曾调查过,掌握很多情况,也许他心里认定凶手就在山上,可能会有这种倾向性。”

“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但我担心的是另外一点,我怕他故布疑阵。”张文辉意味深长地眯了眯眼。

“故布疑阵?”我不解地看着他,”有必要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