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方孝孺(2 / 2)

他心里有点点发虚,说:“读了一点点史书。”

“哦,汉唐还是宋元?”

“汉唐。”

“嗯,那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

是啊,王贵心里也不禁想到,就连他这种不学无术的人都能从历史书上感觉到,那时候的汉人雄健而又自信,善战而又从容。

无论汉朝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威武;还是唐朝“天可汗”的威名响彻四方。

那时候的汉家可脱了自身的风骨?可失去了文化的昭华?

“宋室暗弱,中华沦陷,屈服于鞑虏百年,我等汉儿不复汉唐之荣光久矣。如今大明恢复汉家衣冠,驱逐鞑虏于中华。一朝气象,必继汉唐之名,重振昭昭华夏。尔等年轻气盛,思敏行健,必要不负于大好时光。”

方孝孺不愧是教书先生,这个时候竟然还不忘教导王贵。

“先生也为气壮之年,何不用有用之身共建华夏盛世?”

“我不能。”

“为何?”

王贵实在不解,不就是投效,就像后世跳个槽,何必这样纠结,搞得尸横遍野。

方孝孺却缓缓道来:

“南宋崖山投海,华夏陆沉,鞑虏统治百年。读书人就失去了精气,不知道为何而读书?元朝暴政,一半是鞑虏暴行逆施,执政无方;一半归根于汉家的读书人。读书人只愿依附强权,助纣为虐,不知纲常,不知体恤。同为汉人,竟以汉人百姓为末等之民,肆意妄为,收刮百姓。”

“元朝余毒之于洪武。洪武皇帝整顿吏治,重振朝纲,体恤百姓,休养生息。洪武皇帝手段激烈,刮骨疗髓,但何尝不是披荆斩棘,去芜存菁。让我辈读书人重拾精气,熟知纲常,重建华夏秩序,恢复汉唐荣光。”

“洪武皇帝呕心沥血,重铸书生意气,岂能因我而毁之于一旦。我若投效燕王,读书人又依附强权,谄媚于上。这对大明何益?对华夏又有何益?”

“我必死,那大明还有书生,还有读书人。”

王贵默然了,这就是大明的读书人,大明的读书种子!难道那些无辜牵连的人那就应该毫无意义地死去?

王贵还是说出了朱棣的心思:“皇帝要诛你十族。为了你所谓的道,就要死这么多人吗?”

方孝孺的神态这时才有了凝重,他也没想到因为自己会要牵连这么多人。

方孝孺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才向上天叩了三叩,冥冥道:“苍天在上,弟子方孝孺叩首恳请。恳请苍天赦免因我而死之人,愿其往登极乐。业障皆附我身,我愿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方孝孺转身向王贵叩首:“谢公公告知。我方孝孺自知罪孽深重,已是必死之人,不能回报公公一二。愿公公顺心而为,业障皆由我所受。只求公公常念生民不易,华夏存继,拯救大明文脉于万一,点滴相继。”

这时,如果王贵用望气术来看的话,方孝孺那浩然书生气正慢慢转移到王贵的身上,只是他一点都不知道。

。。。

王贵走出了地牢,又回望了一下方孝孺所在的方向。

一个将死之人,一个殉道者,一个可怜人。

自己何尝又不是一个可怜人呢,微不足道,身不由己。在这时代洪流中,自己又能改变什么呢?

返回